重庆高新区招收7名博士后研究人脸识别及石墨烯等热点

25.05.2017  17:43

高新区

二郎立交彩云天 刘友平 摄

获得过计算机科技、微电子、半导体材料、药物化学等专业的博士们现在有机会进入重庆高新区进行博士后研究。昨天,重庆高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布2017年招收简章,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 张晓红 摄

蓝天白云碧水公园 戴小霞 摄

此次招聘的基本要求是: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良好政治素质、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无不良记录,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2年5月1日以后出生),且可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具有与企业研究课题方向相关的专业学科背景,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具备课题研究相关的能力;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能独立撰写项目报告和结题总结;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符合进站条件的博士,可于2017年12月31日前通过信函、电子邮件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企业联系,并以书面形式正式报名。

植恩药业工作人员进行医药实验

重庆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杨孟 摄

招收专业及报名渠道:1、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名),研究课题为:人脸识别为核心的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的开发应用,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像识别相关专业。(联系人:谭海燕,电话:13340331601)2、重庆信络威科技有限公司(1名),研究课题为关于eNDOS嵌入式物联网的研究,要求微电子、电子信息等相关专业。(联系人:陈 豪,电话:15736055175)3、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2名),研究课题为:药物一致性评价研究(含合成、制剂、质量分析、BE)以及高端药物制剂研究,要求药物化学、药物制剂专业。(联系人:张 竞,电话:17782182976)4、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3名),二维/三维石墨烯材料与光电器件的可控制备及示范应用方向1名,要求半导体物理、材料工程、物理学、电化学、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于特征匹配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和汽车协同定位及智能交互技术研究2名,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联系人:姚爱欣,电话:17782329722)

重庆石墨烯产业园

单层石墨烯产品(右为单层石墨烯)超强透光性展示

通过初审的申请者须在中国博士后网上正式办理网上申请手续;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公室负责复核,并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根据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复,向获准进站的申请人发出进站通知书并按时进站。招收企业为进站博士后提供研究、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科研设备、科研经费等,福利待遇、医疗保障待遇等比照企业同等人员对待,或按照协议执行,具体事宜面谈;工作站为在站博士后每年提供8万元安家、岗位津贴等人才奖励补助,协助申请各级有关经费,按重庆市财政资助金额1:1的比例进行经费配套,并按有关规定协助在站博士后评定专业技术资格;在站博士后享受《重庆高新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激励办法》、《重庆市九龙坡区高级专家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重庆市九龙坡区关于支持人才区内购房的实施意见(试行)》等重庆市九龙坡区、高新区相应政策待遇等。重庆高新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公室(联系人:徐宇盟,联系电话:023-68606068,15823312658,通讯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二郎科城路60号二郎总部经济楼1号楼302室,邮 编:400039,邮 箱:[email protected]

精准生物

新闻链接

重庆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园区和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赋予建设西部创新中心窗口重任。2016年,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纳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重庆高新区规划建设面积74.3平方公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高新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配套体系。近年来,重庆高新区深入贯彻全市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域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开发建设、科技创新四大核心任务,提速打造西区国家级综合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东区石桥铺、二郎高技术服务中心,构建起石墨烯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现代商贸物流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质量效益有力提升,城市功能形象日趋完善,创新创业能力全市领先。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