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打出科技精准扶贫“组合拳”

17.04.2017  16:55

    位于黔江区的武陵仙果星创天地,通过搭建新型农业双创平台,帮助建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新华网 张免 摄

    新华网重庆4月17日电(张免)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进科技创业帮扶、引导科技人才下乡……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脱贫攻坚战中,打出一套漂亮的科技精准扶贫“组合拳”。据统计,自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行动实施以来,黔江区安排各类科技扶贫资金3141万元,先后帮助全区65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42108人建卡贫困人口越线达标。

     创新“产业租赁”模式

    让贫困户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

    对于贫困农户来说,不懂技术、缺少资金,要想通过创业来摘掉贫困的“帽子”,是难于上青天。但在重庆黔江的武陵仙果星创天地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通过承包土地和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我们贫困农户也能通过创业脱贫了”。现年53岁的钟世明曾是黔江区中塘乡中塘村四组的建卡贫困户之一,在2016年进入武陵仙果星创天地开始“创业”之后,不到一年时间便成功脱贫摘帽,如今的年收入可达4-5万元。

    武陵仙果星创天地于2016年创建,是渝东南地区首个新型农业“双创”平台,依托农业龙头企业产业的发展和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持,为农业领域的创客们提供技术、管理和销售上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在这里干,贫困农户既能学到技术,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武陵仙果星创天地负责人彭文平介绍说,通过创新“产业租赁”的扶贫模式和采取“借鸡生蛋”的方式,在龙头企业集中流转土地建设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里,农户首先将自有土地租赁给企业进行产业建设,获得土地租金;企业建设好基地后,农户作为创业人员,依靠企业的技术指导,对基地进行种植管理,获得固定的种植管理收益和果实奖励等收入。

在黔江区武陵仙果星创天地培育的优质猕猴桃种苗。新华网 张免 摄

    “目前企业和农户已经发展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发展好了,农户也能随之增收进而脱贫”,彭文平说,通过此项产业发展联结机制,武陵仙果星创天地现已发展猕猴桃基地10000余亩,脆红李、杨梅等特色水果基地2000亩,带动9个偏远山村221户建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像武陵仙果星创天地这样的“双创”服务平台,在黔江不止一家。据黔江区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黔江区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先后培育了猕猴桃、生猪等5家专家大院,肉牛、甘薯产业技术联盟(协会)2个,众创空间3个,农业星创天地1个,并出台了《黔江区鼓励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创新创业平台分别给以50万、20万财政补助。截至目前,已兑现财政补助资金290万元。

     巧用“互联网+”

    建“造血式”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那么如何让扶贫更加“精准”?黔江想到的答案是利用“互联网+”来提高扶贫精准度。由黔江本土企业重庆宅天下商贸有限公司打造的“寻农记”精准扶贫电商平台,便是黔江巧用“互联网+”助力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模式不是单纯地卖农产品,而是‘卖农户’”,重庆宅天下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乔峰用简单的一句话勾勒出了该平台的扶贫路径。乔峰介绍说,“寻农记”精准扶贫电商平台利用城市消费资源对安全健康食材的需求,搭建城市与乡村的“需求纽带”,帮助城市消费者与农村贫困户建立一对一的“结亲供应”关系,建立贫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造血式”电商精准扶贫模式。

    据乔峰介绍,平台以高于市场20%-30%的价格收购土鸡、土鸡蛋和腊味等农产品,并通过品牌包装、营销策划等方式,在自营和第三方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电商为媒,远山结亲”,

    截止2016年底,该平台已与黔江区24个乡镇的3000余家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为他们寻找到了重庆主城区的“一对一”稳定消费者,销售土鸡12000余只、土鸡蛋30余万枚,为签约贫困户创收400余万元。

    在黔江,像这样的“互联网+扶贫”模式,已是遍地开花。据黔江区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黔江区全力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全面“触电”,贫困户产业集体“上网”,引进京东、阿里巴巴、猪八戒等企业,并投资1200万元建成渝东南电商产业园、区电商营运中心,在全区布局30个乡级电商服务站,1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200平方米的菜鸟物流园,基本实现区、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贫困村全覆盖。

     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

    驻村帮扶与对口帮扶“双管齐下

    据黔江区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15年以来,黔江区安排科技特派员专项帮扶资金250万元,实施了“科技特派员驻村帮扶”和“科技人才帮扶农业企业”两项计划。

    “我们从市内外高校院所及区相关农技推广机构中先后选派了65名驻村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全区65个贫困村”,该负责人介绍说,科技特派员们对所有贫困村开展调研造册,制定帮扶实施方案,确定脱贫步骤,安排专项资金130万元,确保贫困村产业发展有目标、有措施、有效果,并严格执行“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越线,驻村科技特派员不撤出”的工作制度。

    此外,为帮扶农业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解决技术和经营难题,黔江区还安排专项资金120万元,在2015和2016年从市内外高校院所连续选派了2批共60名“三区”科技人才,一对一帮扶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据了解,自2015年来,科技特派员队伍共为黔江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村引进“红昇”“翠玉”猕猴桃、“渝薯17”“渝紫7号”甘薯等优良品种120余个,推广猕猴桃溃疡病立体防控技术、低产桑园嫁接改造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90余项,新培育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经营主体40余个,农业科技型企业25家,培养留得住的“土专家”50余人,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30余场。(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