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智慧气象服务新型农业主体见成效

03.03.2017  03:05
    拿起手机就能了解土壤墒情,还可远程操控实施智能化喷灌、温控等操作——近日,笔者在重庆市铜梁区南城街道黄桷门奇彩梦园为农气象服务示范基地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这是该区智慧气象直通式服务的新型农业主体之一。   近几年来,铜梁区气象局抓住“两个标准化”建设契机,以气象现代化为抓手,紧跟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以有机蔬果、观光农业、水产养殖等为主的特色设施农业,建设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和手机客户端,为农户提供多样化、智能化的直通式气象服务。   该区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涵盖了监测、传输、采集、数据处理和预警系统,是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气象科技的有机结合,可实现对气温、土壤湿度及水产养殖的水质进行自动监测,再与智能控制相结合,能够帮助经营者实现及时的远程操控和应急响应。   “以往主要依靠经验判断作物生长情况和大棚内生长环境,现在通过气象物联网能直观地对棚温和湿度进行监测和控制。”据铜梁区南城街道黄桷门奇彩梦园负责人赵经理介绍,百亩花卉育苗温室大棚采用气象物联网智能控制系统后,苗圃存活率提高了20%。   而对于铜梁区土桥镇新陆农业开发公司的观赏鱼养殖基地来说,以前需要肉眼观察水质、凭经验判断池水含氧量的技术活,现在都交给了气象物联网系统。该公司的乔经理对区气象局提供的智慧气象为农服务手机APP赞不绝口:“在出差过程中,一点客户端,就能及时掌握水温、氧气浓度等锦鲤养殖的水域环境监测数据,并通过智能手机远程操控实现增氧调节,真是太方便了。”     如今,铜梁区气象局已在全区范围内建成60余个区域气象自动站、3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和5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组建了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助力农民实现专业化精准化管理,指导农民科学生产,发家致富。同时,智慧气象被列入铜梁区“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融入到铜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智慧气象为农服务系统的日臻完善,当地越来越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加入其中。截至目前,已有138个新型农业主体成为智慧气象直通式服务对象。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