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偏岩镇唐门彩扎,即将消失的古镇文化

22.04.2017  10:25

一阵热闹的锣鼓声打破了这个小镇的宁静,周围的居民闻声而来,只见两条分别以蓝色和黄色为主的彩龙,它们张牙舞爪,互相缠绕,奋力想要拼个高低。随着锣鼓的节奏,两条龙动时凶猛异常,静时暗流涌动,一场精彩的二龙斗争的场景在彩扎手艺人唐乾太等人的舞动下显得活灵活现。

这个彩扎龙名叫手龙,由双人举起舞玩。它全身用竹篾扎成,头顶凸起的圆球是用半弧形的短竹条撑起来的,经裱糊、彩绘后,被装饰得五颜六色。龙耳、龙嘴是单独扎成的,通过绳子、弹簧再拼接到龙头上,可以活动,舞起来时非常威风。

在小镇上随便找人一问唐门彩扎,他们就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你在派出所隔壁,门前挂着一条彩色的威风凛凛的大龙,看见那就是了。唐门彩扎蕴含着古镇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集工艺、书画印于一身,扎制的品种丰富多样,栩栩如生,是巴渝古镇民间文化中典型的代表。其作品源于宗教文化,与本地民风民俗相结合,因此,具有典型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和民间文化特色。

这是手龙,这是长龙,这是水八仙……”唐门彩扎传承人唐亁太介绍起他的作品来如数家珍,在唐乾太的杂物间里除了摆放着形态各异的龙,还摆放着一组作品名唤“水八仙”:龙、龟、虾、蟹、蚌、鲇鱼、鲤鱼、青蛙,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仿佛此刻它们正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动。“这套宝贝,我整整做了5个月哩!”唐乾太自豪的说道,紧绷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他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这些作品,生怕一个不留神就将它们碰坏了。

当谈到手艺传承问题的时候,说起作品的兴奋感瞬间被浇灭了,被岁月雕刻得横路纵伸的脸上多了些许无奈,他喝了口水润了润干涸的嘴唇,表情越加凝重起来:“第四代传人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老的老,走的走,只有我一个人在坚持,作为古镇上的人,有责任把这个古镇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他忽然望向了远处被精美石砖堆砌起来的仿古房,一丝复杂的感情从他的眼睛里闪过。

文化意蕴常随着河流应运而生,黄桷树的叶子像秋天的银杏被时间吹走。江陵西路曾经从偏岩古镇经过,商业贸易的繁荣也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彩扎传人唐乾太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已经失传或者走向消亡。唐师傅几十年的彩扎人生,在镜头前说不完。

想起一句话“中国人在艺术上没有西方那么张扬,艺术历来是中国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艺术家只是百工之一,作品就是家具。

原标题:偏岩镇唐门彩扎,即将消失的古镇文化和一个手艺人几十年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