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爱人首次回重庆 回忆丈夫一点一滴 :《江姐》是我们的蜜月礼物

16.01.2018  08:22

李文辉回忆起丈夫阎肃时一度哽咽。

沈铁梅在川剧《江姐》里饰演江姐。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阎肃李文辉结婚照。

夫妻合影

这是一次迟来半个多世纪的南行。

2017年12月11日,山城寒意弥漫,81岁的李文辉走下抵渝的航班,内心百味杂陈。她没想过,第一次回到老伴阎肃的故乡,竟是婚后五十多年。

时间飞快,距离著名剧作家阎肃老人离开,转眼快两年了。

受困于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病痛,李文辉不喜欢长途旅行。但这次重庆之行意义不一般,因为第二天,改编自阎肃同名剧本的新版川剧《江姐》,要在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首演。

这是老阎的故乡,也是江姐故事发生的地方,我应该来看看。”李文辉说,温柔慈祥的声音里,有了几分哽咽。

川剧江姐

多希望能跟老阎一起看啊,他一定也会非常满意,大加赞扬。

2017年12月12日,川剧《江姐》首演当晚,川剧院近千个座位全满。领衔的是川剧领军人物、“三度梅”艺术家沈铁梅,同台还有孙勇波、胡瑜斌两位梅花奖得主,毫无疑问,这部戏代表着当代川剧的顶级阵容。

高朋满座。不少官员、专家都来了,戏迷们更是满怀期待。李文辉静静地坐在中央,思绪澎湃。

老阎总说川剧好听好看,我却兴趣不大。”对李文辉来说,尽管《江姐》早已烂熟于胸,但生平第一次坐在川剧院看戏依然有些没底,“我知道铁梅很优秀,也很好奇她会怎样去演绎。

灯光暗下,大幕拉开,朝天门城墙、码头搬运工、炒米糖开水、新华日报……舞台上的元素组成了李文辉熟悉的《江姐》里的场景,也是阎肃魂萦梦牵的老重庆,“这些场面老阎讲过很多遍。”李文辉说,等到铁梅登场亮嗓,她放下心来,“这个江姐,就是她了。

高亢泼辣的唱腔让她深为震撼,“真是耳目一新,铁梅的处理很新鲜,真不愧是好演员,声音条件没得挑,扮相美得让我意外,人物肯定是立住了,尤其是绣红旗的创意很颠覆,但我是川剧外行,除了真心叫好,别的也说不上来。

言及此,李文辉叹口气,“多希望能跟老阎一起看啊,他一定也会非常满意,大加赞扬。他总是对一切新鲜事物、美好事物都很喜欢。

蜜月礼物

他很自信地说:‘你放心吧,跟那个不一样。’后来我就成了第一个读到《江姐》的人。

1964年,歌剧《江姐》公演引发轰动,年轻的阎肃一举成名,受到毛泽东亲自接见。此后几十年,李文辉与老伴一起见证了《江姐》红遍大江南北,她也是第一个读到剧本的人。

1961年《红岩》出版,我们也在那年结婚,起初他在北京,我在锦州,虽然异地,却也甜蜜。”李文辉是医生,热爱文艺,早前恋爱时便跟阎肃鸿雁传书,她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他飞扬的文采,深深折服,不顾家里反对结了连理。

红岩》问世引发热潮,分居两地的年轻夫妻也买来看。一封封书信里除了嘘寒问暖,还有对作品的读后感,“他看了不止20遍,边看边流泪,倒背如流。”李文辉说。

他告诉我,《红岩》讲的正是家乡重庆,创作《江姐》的愿望也就此萌生。”起初李文辉还有些质疑,“我说剧本《在烈火中永生》已经很精彩了,你还能怎么创新呢?他很自信地说:‘你放心吧,跟那个不一样。’后来我就成了第一个读到《江姐》的人。

写作是在锦州完成的。婚后快一年,阎肃总算请到婚假去探望妻子。“写作准备很充分,但一开始他也不知道怎么下笔,他说,‘我去你那里吧,最安静的地方适合创作,你也给点灵感’。”李文辉原本期待甜甜蜜蜜地度过与丈夫婚后的首次团聚,谁料到,宿舍成了阎肃的创作室。

我白天去医院上班,他说,你平时不要管我,给我送饭就好,就这样整天关在屋里写作,我中午和晚上下班都打饭回去,吃饭时他就跟我讲写了什么,常常激动得手舞足蹈。

有了妻子的陪伴,阎肃下笔如有神,假期原本一个月,写到第十七天晚上,初稿已基本完成。“他给我看,我也挺激动的,哪想到他接着就问我,提前写完了提前走行不行?”李文辉苦笑道,“这个人啊真是一根筋,也不怕我不高兴,但那时我们都讲奉献嘛,我理解他是太满意这剧本了,渴望回京第一时间进行创作。我们的蜜月就这样结束了。

再回重庆

这次我提前一天来重庆,就是想看看老阎以前生活过的地方。

1961年结婚,2016年阎肃去世,两人长达55年的婚姻里,李文辉始终被老伴的“憨劲儿”感动着。

刚开始处对象,我俩一个东北一个北京,交流全靠书信。当时只觉得他文笔很美,光幻想着文如其人了。等一见面,才发觉反差挺大。他个头矮、相貌平,背不直,衣不鲜,穿着城里人很少穿的线袜子,还把旧军裤套在里面当衬裤。一副憨态可掬的样子!

谁会想到,文采了得的阎肃却连根黄瓜都不会买,家务全靠李文辉操持。相守一辈子,阎肃处处宠着妻子,遇到分歧都谦让,只有一件事,阎肃一定要坚持按自己意思办。

他宁愿苦自己,也要最大程度接济重庆的家人。”李文辉回忆,起初大家日子都很苦,“津贴是五块钱的时候四块钱寄回重庆,后来涨到七十块了他就寄回六十,再后来九十多的时候就给七十……我们自己过日子也不宽裕,但也慢慢理解了他对家人的心情。

年轻时家里困难,忙着工作和带小孩,年纪大了又身体不好,李文辉一直没能跟着阎肃回一趟重庆,是她永远的遗憾。

这次我提前一天来重庆,就是想看看老阎以前生活过的地方。”李文辉去了沙坪坝,在南开校友会的帮助下,她找到很多1949年前后的资料,记录了青年阎肃在解放前后的活动。

她把资料带回酒店,一个人慢慢看到很晚,难以入眠,闭上眼,脑子里都是记忆里那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铁梅的处理真的很美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这次来看川剧《江姐》,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文辉:我很爱好文艺,跟老阎刚结婚的时候,每次到北京都要听中央乐团音乐会,但看川剧真是第一次。以前老阎说川剧最是了得,是地方戏曲的瑰宝,总建议我看。铁梅的处理真的很美,那个绣红旗的创意简直是颠覆创新,印象很深的是舞台上沈养斋的声音表情都透着阴险,真的很到位了。可能限于篇幅的原因,我看得不够过瘾。我也是第一次看铁梅演戏,她各方面都没得挑,很全面的演员。老阎还有一个剧本《党的女儿》,我感觉她的气质也能很好地演绎女主角。川剧如何能让更多外地观众接受,真正走向全国,我觉得还有功课要做。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您现在亲力亲为整理阎老艺术遗产,为何不请帮手?

李文辉:之前找过一位同志帮忙,我来辨认手稿字迹,他来录进电脑,后来发现效果不尽如人意,差错和效率都有问题。毕竟生活了一辈子,最懂他的还是我。我自己学会了电脑打字,整理起来就快很多了。现在我整理出来的他留下的歌词已经有1200多首了,为了这份工作我连每周三大院放电影都不去看了,有时自己都很感动,但也要坚持下去。

最柔软的回忆

随你奔波这久,也算是五彩人生。咽下了千杯喜,百盅泪,万盏情,仍留得,一颗心,七分月,三更梦,淡定从容伴君行。缘分早注定,心海已相通……记得年年定情夜,香缥缈,月朦胧。”采访快结束时,李文辉默念出了这首《伴君行》,脸上的神情是无限的追思,亦有几分甜蜜的追忆。

这是2011年金婚纪念日,阎肃对她的告白,也成了李文辉一段最柔软的回忆。

2015年11月,我受空政文工团邀请进京采访阎肃事迹。那几日,北京的天总是灰沉沉的,阎老深度昏迷已久,李文辉守在老伴儿身边陪他最后一程,采访主要通过他的儿子、战友和同事展开。两年快过去了,第一次,李文辉对媒体敞开了心扉。

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内心强大的老人,染成黑色的头发纹丝不乱,镜片后的双眼清澈有神,谈话逻辑清晰,声音温柔却有力。一位艺术家要成功不是偶然的,除了天赋、勤奋和刻苦外,往往还得有一位优秀的伴侣。她不是聚光灯下那个人,但她站在灯光之外的身影,一样那么高大,令人肃然起敬。

■名人词条

阎肃: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歌剧《江姐》是他的成名作。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政双拥晚会、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等大型晚会的总体设计、总策划、总撰稿。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赵欣 聂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