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劲松:限字令不是万能药#市“两会”专题#

20.01.2015  19:04

 

      最近几年,相信大家感觉是越来越堵了,尽管重庆的平均拥堵时间可能还比不上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但“”已经成为不少人习惯的生活方式,拥堵的产生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私家车数量的猛增,缓解当前主城道路交通拥挤,民间限购的传闻和呼声很高,机动车限购是一抓就灵的万能药吗?请看重庆社科院专家怎样为我们解答。

          ◆ 汽车限购对缓解交通拥堵作用有限

      城市交通拥堵的成因有多种: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不合理,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某一个区域,私家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与道路资源供给的相对不足,交通疏导政策的不合理等,均有可能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汽车限购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作用比较有限。特别是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各大城市的一个支柱产业,汽车正全面进入家庭,如果推进汽车限购政策,可能会影响波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其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重庆的情况是:传统的重庆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因汽车社会的到来和城市的扩张,既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已经完全被打破,新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及其思维尚未建立并统一起来

      步行和公共汽车出行时代,重庆城市中心的结构是:“一主四副”五大城市中心:解放碑中心、观音桥、南坪、杨家坪、沙坪坝,经过多年的建设,加之交通设施的完善,通行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至少解放碑中心和观音桥、南坪等已经弥蔓形成了一个城市中心。

      私家汽车和轨道交通出行时代,城市中心的空间尺度被放大10多倍,也就是由原来100平方公里扩展到1200平方公里左右,而我们更多的城市服务功能主要集中主城内环以内和周边地区。而二环地区城市功能比较单一薄弱,相应的城市拥堵状况也远不如内环地区。

      ◆ 建议:推进重庆城市新中心建设

      其空间应由单核形态(即以解放碑CBD为核,联动江北观音桥、南坪的单核城市中心)向北、南和西三个方向扩展成多核形态,打造若干个新的城市中心,形成网状珠联式布局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

      理想城市新中心体系的构建方案

      以双福—走马—金凤为主体,打造西南部城市中心

      以大学城——西永为主体,打造西部城市中心

      以龙洲湾为主体,打造南部城市中心

      以茶园新区为主体,打造东南部城市中心

      以悦来——空港新城为主体,打造北部城市中心

      若干城市新中心应承担与传统城市中心比量齐观的综合服务功能,以起到疏解人口和产业的目的,缓解未来巨型城市中心压。

      完整阅读: 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cqlh/2015wht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