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川美前院长罗中立:《父亲》的背后,是个“耍娃儿”

19.04.2018  14:47

一个全新的罗中立

自称是个“耍娃儿  

题记    

他执着

为一幅画数易其稿

他勤奋

从未停下过手中的画笔

他和蔼

鼓励帮助后辈上进

他幽默

说话风趣金句频出

……

他,就是罗中立

4月18日

公开资料显示,1980年夏天,罗中立《父亲》创作完成;

1980年10月,《父亲》到成都参加四川青年美展;

1980年12月,《父亲》到北京参加全国青年美展;

1981年4月,《父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正在发生——罗中立手稿展”现场,妙语连珠的罗中立不仅分享了许多创作的故事,还向观众讲解如何经历反复推敲,最终画出《父亲》。大师如此亲切而珍贵的一幕,粉丝们一同见证。

    部分手稿将延续创作

父亲》雕塑将亮相

在活动现场,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一张张《父亲》创作时的手稿,有人物角色的变化、场景的变化、细节的调整……

一张张手稿,将罗中立的思绪带回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征稿。在大巴山的生活经历,让他将目光投向了农民题材。当年,罗中立创作《父亲》也是数易其稿,手稿将这一过程记录得格外清晰。

第一稿画的是一位守粪的农民,虽然这样的生活离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远,但却是上世纪50年代的鲜明特征,就连除夕夜守粪便的农民都要坚守岗位。

第二稿画的是一个收获的农民,将粮食一粒粒扫起来,脸上挂满汗珠,这便是《粒粒皆辛苦》,这一幅画的关键,正是让罗中立产生了将人物侧脸创作成正面的灵感。

在反复推敲再次修改后,他将人物创作为一个戴着洗旧军帽,手中拿着军用水壶的形象,这便是《生产队长》。

大巴山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罗中立的创作核心渐渐清晰起来,那些养育了我们,饱经生活风雨后坚守做人本分的父辈,是罗中立眼里华夏的脊梁,于是他在修改中去掉了多余的场景,还原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这幅作品,罗中立将其取名为《我的父亲》。最后,作为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评委的吴冠中将《我的父亲》改名为《父亲》。

这幅作品,饱含了对劳动者深沉的爱与赞颂,也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在这场访谈中,罗中立也宣布了一个相当重磅的消息:“未来在这里还将呈现一件《父亲》的雕塑作品,6米高,由美院的徐光福教授历时三年打造而成。”由于手稿展前来观展的人数众多,反响很好,也将由原定5月初结束延期至7月底。  

差点就交辞职信

现在正释放“耍娃”天性

对话中的罗中立,言语风趣幽默,说起自己退休后的生活,重庆言子也冒出来了,“我还是个耍娃儿”。

他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自己的经历,“我从国外回来的时候买了一个摩托车,喜欢骑着到处走,摩托车没有汽油了,我就背着汽油在凉山里转、体验生活。这也是源自我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激情。”罗中立笑着说:“我这个人不爱抽烟打牌,就喜欢去山里转转,我昨天就刚从平昌回来。

这种天性,让他在做院长的时候,在行政工作与创作中一度非常纠结,差点就交了辞职信走人,如今退休了,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他也乐意四处走走看看,学习充电。“那种仰天大笑出门的感觉特别好,现在就是随性。

但是,对他来说,退不退休对创作的影响并不大,“我很幸运,把工作和爱好结合在一起,所以也没有退休的概念。

培养年轻人如酿酒

酒窖很重要

罗中立在黄桷坪用“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为喜欢艺术的年轻人,构建了一个属于艺术的梦,为优秀的学生在人生理想上再扶一程。

后来在大学城,他又建起了53000平米的虎溪公社,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最大的工作空间,为学生、教师提供国内外学术交流。

关注年轻人,是他从来没有改变的主题。“年轻人是我们的未来,我们重庆的美术是属于国家队级别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国际影响力的队伍,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创造给他们一些条件,让他们可以成长。

当年叶毓山院长在时,把几个平方的宿舍做成工作室,成就了四川美术学院跨时代的作品,这不仅让罗中立心存感激,也影响了他后来对工作室的态度,“办学校如同打造酒窖,窖好了就自然会有好酒。如果酒窖没有打造好,好料也会被糟蹋,这是我的一个体会,也是对年轻人的期望,希望他们坚持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并努力去实现它。

在现场回答观众问题时,罗中立兴奋又耐心,分享《父亲》的创作时,情不自禁起身走到手稿前向观众介绍:“这里红一点,这里黄一点。你们看可能都差不多,但是我们看起来却千差万别。那张是纸不够了,就把奖状翻过来接着画……”他还不时对同学们的提问给予肯定及鼓励。那一刻,他不再是一位著名艺术家,而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一位和蔼亲切的长者。  

罗中立金句集锦

罗中立很风趣,有个名号叫“罗二哥”,因为他亲切接地气,在和我们对话时,也是金句不断,现场掌声不时响起。

我想说的是,艺术对一个人而言,可能儿童时期是兴趣,少年时期是理想,青年的时期是奋斗和拼搏,但到了我现在这个阶段,它已经成为生活的一种方式、生命的一个部分、是日常。

当了院长,行政事务占用了大量的个人时间,但一个艺术家的状态不可以丢……这如同搞体育的人每天要活动筋骨,搞声乐的人每天要吊吊嗓子,专业的状态需要一直保持。就像电视频道一样:一旦回到工作室,创作的频道一直都在,图像和声音都应该是清晰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当院长期间,利用点点滴滴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地画了这么多手稿的原因。

  “办学校如同打造了酒窖,窖好了就自然会有好酒。如果酒窖没有打造好,好料也会被糟蹋,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民间有句玩笑话,不是比谁画的好,而是比谁运气好,还有一句话是,比谁活得老。身体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趁着还年轻,趁着这个好时代,天气正好、下地干活!

原标题:对话川美前院长罗中立:《父亲》的背后,是个“耍娃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