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难开路难行!夜市的秩序治乱不定 到底难在哪儿

29.08.2015  09:48

  本月13日,重庆日报以《较场口夜市:车难开!路难行!》为题,报道了渝中区较场口夜市管理缺位、秩序混乱的情况,引起职能部门和读者的关注。

  近日,记者实地调查走访主城多个夜市,试图发现夜市治乱的难点所在。

   较场口夜市交通秩序时好时坏

  本月13日,《较场口夜市:车难开!路难行!》稿件见报后,引起了渝中区公安分局和解放碑街道的充分重视。14日凌晨1点,记者在较场口发现,夜啤酒“占领”马路摆摊设点的情况大为好转,现场没有发现类似情况;磁器街和民权路也能在凌晨见到交巡警的身影,待客出租车一字排开,留出了宽敞的道路供其他车辆从容通行。

  8月25日凌晨3点,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交通秩序似乎又乱了起来:民权路得意世界出口处,出租车又扎堆排成了四五排待客;磁器街两侧分别停靠了一排私家车辆占据了两个车道,加上待客的出租车占据一个车道,仅剩下一个车道可供通行。

  长期在较场口一家公司上深夜班的市民宋铭告诉记者,凌晨2点以后,根本就不敢开车经过得意世界门口的磁器街,20多米长的一段路,能堵上10多分钟。

   夜市秩序混乱源于管理缺位

  较场口夜市的秩序治乱不定,只是主城夜市管理现状的缩影。九龙坡区石桥铺夜市,其混乱场面更让人印象深刻。

  8月24日晚上9点,记者根据网友提供的线索,来到了石桥铺转盘。从石桥铺佰腾数码广场到陈家坪汽车站约1公里长的人行道上,摆放了上百个大小摊位,烧烤、水果、炒饭、衣服、鞋子、小饰品……应有尽有。宽约2米的人行道,只剩下不足50厘米让行人通过。餐饮摊位,油烟弥漫,地上垃圾随处可见,一些道路上还留有油污。

  “晚上没人管。”一位卖铁板鱿鱼的老板告诉记者,晚上管得松,一般摆到凌晨两三点才收摊,生意好的时候凌晨4点收摊。

  由于夜市兴旺,三轮摩托车也来揽业务,一字排开停在马路上,石杨路石桥铺公交车站被三轮车完全“占领”。记者走访期间,没有发现市场管理人员。26日,记者试图联系石桥铺街道城管部门,多次致电均没人接听。

   夜市管理应与夜市经济同步

  “夜市的管理服务没有与夜市经济发展同步。”对我市夜市经济进行深度研究的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者贾曦认为,尽管我市在去年专门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夜市经济,力求实现夜市产业化和规模化。但目前,重庆夜市多以创业型夜市居多,准入门槛很低,加上管理缺位,秩序很容易出现混乱。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专家唐尧教授也看到了这一点。面对不断做大成型的夜市,相应的夜间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通管理都没有建立常态机制,“凌晨下班了不能成为行政不作为的理由。”唐尧认为,职能部门的夜间行政管理执法,完全可以通过排班、增加执法力量来实现。

  贾曦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政府职能部门每次对夜市秩序的整治,都会招来部分夜市消费者的“呛声”。而相当部分的夜市经营者没有营业执照,从事食品类夜市摊主没有办健康证,所售商品也未经质监部门检验……从夜市经营者到消费者,似乎都普遍缺乏对夜市合法经营的认识。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