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离大学生有多远

30.12.2015  20:07
“非遗”离大学生有多远 - 教育厅
“非遗”离大学生有多远 - 教育厅
“非遗”离大学生有多远 - 教育厅
来源: www.cqedu.cn

本报记者 匡丽娜 黄琪奥 实习生 蔡柠壕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非遗”进高校。 (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学校供图)

      核心提示
      一个非遗蕴含一个故事、记录一段历史。
      近年来,我市各大高校利用自身资源,通过开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开展社团活动等形式,持续推进“非遗”进高校,以让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但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究竟有多少吸引力?“非遗”进高校时遇到些什么问题?又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连日来,记者就此走访了我市部分高校,试图找到答案。
      “非遗”进高校 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前不久,重庆工商大学南山琴社走进重庆交通大学,举行了一场古琴赏析会。
      荡气回肠的《忆王孙》、古朴大气的《关山月》……如泣如诉的琴音、抑扬顿挫的诵读,将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完美演绎,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原以为古琴艺术(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掉牙的‘古董’,没想到琴声如此淡雅纯净、涤荡心灵,传统文化确有独特魅力。”活动结束后,重庆交通大学大三学生刘敏感叹道。
      这场座无虚席的古琴赏析会,仅是我市各大高校开展“非遗”进高校的一个缩影。
“重庆开展‘非遗’进高校起步较早。各高校通过开设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开展社团活动等形式,将‘非遗’文化带进了校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告诉记者。
      早在2006年,重庆文理学院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目前,该校已开设铜梁龙舞、荣昌陶艺等18种非遗选修课程,邀请秀山花灯传承人何建勋、梁平木板年画传承人徐家辉等“非遗大师”走进课堂,向学生们传授“非遗”绝技。
      位于合川的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也设有非遗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学生研究员”们利用周末和假期,转田坎、走乡坝,对合川峡砚、双槐善书、坐歌堂等多项市级“非遗”进行调研,并撰写了10多万字的调查报告——《“非遗”所思——大学生的文化见解》,目前正准备出版发行。
      在四川美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高校,则开设了“艺术与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专业课;四川外国语大学不仅有京昆社等非遗社团,还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基地”,开设了《金钱板表演艺术》等选修课。
      “丰富多彩的‘非遗’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四川外国语大学团委书记丁欢介绍,在去年中法建交5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上,该校大学生的金钱板艺术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而在去年和今年,受国家汉办委派,该校学生两次赴俄罗斯孔子学院进行“非遗”巡演,精湛的表演令外国友人惊叹不已。
      缺政策、缺资金 困扰“非遗”进高校
      不过,尽管目前“非遗”进高校势态蓬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真正让传统文化在青年中扎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好意思,社长,明天有点事,活动来不了。”……12月21日,川外京昆社社长李凯蒂收到五六条请假信息。无奈之下,她只好取消了第二天的社团活动。
      “真正潜心学习传统文化的人并不多。有的同学就是来附庸风雅,新鲜劲过了就不参加活动了。”李凯蒂表示。
      “部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去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此,丁欢直言不讳。
      “以金钱板为例,学生至少要花1年左右时间才能基本掌握打金钱板的技法。而想要领会其中精妙,则至少还需要2年时间。”丁欢说,学习一项“非遗”不是三五天的轻松活。但不少大学生开始时兴致盎然,三五个月后便不能坚持下去。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双雄也认为:无论学习哪一种“非遗”,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在的大学生似乎没时间花在“闲事”上。“为了今后能找个好工作,要忙着考四级、拿执业资格证等,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把一门‘非遗’学精、学到位。”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提升相关课堂吸引力,也需要思考。”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专业学生陈怡然则告诉记者,学校开设有民俗文化课程,但不少学生逃课。“一是老师讲得没有吸引力,二是大家觉得这些课程比较落伍。”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上没有非遗专业,不少本科院校只能在已有专业下面再设非遗方向,这导致非遗作为一门学科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建设。”对非遗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建设,重庆文理学院非遗研究中心主任刘壮有些无奈。
      换句话讲,“非遗专业究竟该开哪些课、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点……都没有政策规范,这就不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刘壮说。
      “另外,缺乏经费也影响‘非遗进校园’的效果。”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经费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我市“非遗”保护的现实需求,所以客观上导致一些“非遗”进高校的活动零敲碎打,无法常态化、系列化。
      创新形式+协同创新 传承应多管齐下
      “要在青年人心里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最有效的办法是把‘非遗’进高校拓展为‘非遗’进教材、进课堂。同时,打通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谭小兵认为。
      实际上,早在2013年,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就在全国职业院校中首开先河,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
      目前该系已招收了民歌/曲艺、传统工艺美术、汉唐舞蹈三个方向约百余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相关非遗领域的工作,也可到市文委下属的院团实习、就业。”该校党委书记宋延军介绍,随着国家对“非遗”保护力度的加大,对相关人才也求贤若渴。
      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副校长胡莉认为:应从基础教育入手。“一个人如果从孩童时代开始,就乐此不疲地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到高等教育阶段就会水到渠成。”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谭小兵则提出:许多非遗文化充满浓郁的传统和地方特色,令人着迷。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有些“非遗”不再对年轻一代的口味,因此应创新非遗文化的形式,与时代结合。
      可喜的是,我市在推进“非遗”进高校的过程中,已逐步取得一些成果。
蜀绣、剪纸、漆艺……21位工艺美术大师将传统技艺带到川美,与川美教师、研究生等结对探讨作品的创作与创新。10月30日,四川美术学院“大师进校园”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获得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这是我市在“非遗”领域首次尝试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自今年4月起,学校就与工艺美术协会开始进行深入合作。”四川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让传统工艺大师学到更多理论方面的知识,也让在校学生有更多创作实践的机会。经过半年的实践,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60万元的资金支持,双方将持续开展为期5年的协同创新项目,以更好地推动非遗保护、艺术创作等工作。
      “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渠道,让更多高校广泛参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同时不断创新文化形式,让更多大学生喜爱非遗文化。”谭小兵认为,尽管“非遗”进高校任重而道远,但通过多种渠道的共同努力,相信前景会更美好。
      (四川美术学院赵迎昭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