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适中楼到颐之时、小洞天……重庆人关于吃的往事与秘密

31.01.2020  12:50

以重庆地道本帮菜为源,从重庆开埠到民国陪都,多少能摸索出渝菜的踪迹。

明炉大千清波鱼

从适中楼说起,再到颐之时、小洞天,无论是家常菜、筵席菜还是小吃糕点,确实有相应特点可以述说。

加上文人墨客的渲染,文化也融入到民国饮食中,且不说张大千这样的顶级吃货,以名字(大千清波鱼)直接命名美食,就像朱自清、老舍、郭沫若、傅抱石、丰子恺等,也流传着《星临轩酒馆》、《沙坪小屋的鹅》、《陆稿荐的允丰正》之类谈饮食的美文,这些美食涵盖路边无名的野摊,也有现在备受珍惜的中华老字号,论种类可谓不胜枚举。

姑姑蒜泥白肉

重庆美食有文人的加持,确实够我们吹一辈子了。但是,酒肉穿肠过,菜系内容之大不同于菜名,我们更看中的是技法的传承,以及里面所包含的文化底蕴。

陪都的胃

开水白菜

抗日战争爆发,一纸《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将无数人和南北口味、菜式汇聚在西南一隅的重庆山水码头。

陪都的胃囊括大江南北,人山人海。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成为一个时代的控诉,也是那个场景的真实写照。在张恨水描绘的纸醉金迷的陪都岁月中,这块沉重的土地上产生了或奇幻、或浮华、或感动的关于饮食的人间故事,它造就川菜又一次发展融合,亦为后来者解读那段历史多提供了一个视角。

渝绍酒

现在很少有重庆人知道山城有过渝绍酒,而那些知道的,定会知道“允丰正”黄酒的传奇故事,它奇幻、动人,代表着那个炮火时代人们的希望和微光。

故事或是虚构的传奇,但真实存在的重庆“允丰正”在商业上确实是一代枭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肖俊生曾撰文中写道,重庆“允丰正”,发源于清乾嘉时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黄酒品牌,盛极一时,也是当时重庆最大规模的酒类企业。

丰子恺

除学者的研究外,当时的饮者也成了“允丰正”黄酒美名的生动注脚。

丰子恺是典型“下江人”,自称“酒徒”,他逃难重庆后,在沙坪坝正街附近的庙湾自建住房(即庙湾特五号),命名“沙坪小屋”,但他不喜欢重庆的白酒,唯有黄酒“醺醺而不醉”的境界是其最爱。他还专门写了一篇《沙坪的美酒》怀念渝酒:“唉!我多么想回重庆去,再到沙坪小屋畅饮允丰正绍酒啊!

轰炸东京

锅巴肉片衍生出的“轰炸东京

食中藏史。“轰炸东京”,现在年轻人当中很少人知道这也会是一道菜名,而且还是“陪都第一名菜”。

这道菜其实有锅巴肉片、锅巴虾仁、平地一声雷三个版本,三菜都是将热汤汁浇在锅巴上,而发出“哗哗啦啦”一阵爆响,体现出一种民族智慧和仇恨情绪,而这样的戏说发生在当时的重庆。

养生狮子头

除了“轰炸东京”外,一本民国手写老菜谱中记载23道“抗日爱国菜”,从菜名风格、菜肴特点,应为广东地区菜谱。

这23道“抗日爱国菜”被记录在菜谱最后几页,而且由于当时物资匮乏,它们都是素菜;亦可以说明,这些菜名多来自于当时贫苦的民间智慧。

焦土抗战、五族共和、努力捐输、生产粮食……这些菜名承载着国人抗日情绪。

红油顺风耳

有些菜肴尘封于历史,但记忆不能抹去。在这些饮食习惯和文化中,我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味道,最贴切的写照。

原标题:陪都的胃:重庆人关于吃的往事与秘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