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馆之城!重庆登记备案博物馆达100座 最“年长”的已经89岁
观众在巫山博物馆参观。 记者 齐岚森 摄
重庆日报消息,“高阁广场,罗列物品,古今咸备,纵人观览。”100多年前,著名爱国实业家、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创始者张謇,用16个字点明了博物馆的内涵。他于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创办25年后,重庆首座博物馆迎来观众——1930年,峡区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前身)开馆。1951年,西南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前身)成立,这是重庆首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办的博物馆。
截至2018年底,重庆登记备案博物馆达到100座。去年,重庆的博物馆接待观众3336万人次,逛博物馆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生活方式。
底蕴厚重
重庆最“年长”博物馆89岁了
“原来初生的大熊猫重量还不到150克。”“总算了解大熊猫的前世今生了。”……
2月23日,重庆自然博物馆特展厅。不少家长在开学前带着孩子参观“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览。临别时,许多人在寄语板上写下了感言。
这个圈粉无数的展览,是该馆于1月29日推出的大型原创展览,也是国内首次全面展示大熊猫演化与保护的专题展览。
重庆自然博物馆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活力的背后是积淀——该馆已有89年不间断的历史,其前身峡区博物馆是重庆历史上首座博物馆。
峡区博物馆诞生于1930年初,该馆同年更名为中国西部科学院,但仍保留博物馆对外开放功能。1943年,中国西部科学院联合内迁重庆的十余家著名学术机构共同组建中国西部博物馆。中国西部博物馆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首座多学科自然科学博物馆。
从1944年12月到1947年6月,中国西部博物馆开放774天,接待观众154097人,这个数字在当时看来已相当大。如何统计进馆人数呢?重庆自然博物馆研究馆员侯江介绍:“一个竹篮里放满竹签,每进馆一人,就拿一根竹签扔到另一个竹篮里。”
1949年后,中国西部博物馆与中国西部科学院合并,成立了西南人民科学馆,并于1953年并入西南博物院。1991年重庆自然博物馆恢复独立建制。
西南博物院于1951年成立,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创办的首座博物馆,也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前身。该院于1955年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当年,来馆观众高达30余万人次,更出现了一天接待6000多人次的场景。
87岁高龄的陈丽琼曾任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1957年,她被调入重庆市博物馆,从事文物登记编目等工作,“当时人手少,观众又多,一刻不得闲,有时候我还要去展厅讲解。”
到1978年,重庆还仅有4座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美蒋罪行展览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美蒋罪行展览馆经过发展,如今隶属于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截至2018年底,重庆登记备案博物馆达到100座,其中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这3家博物馆成为重庆博物馆事业的骨干力量。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鸟形尊。 馆方供图
种类丰富
博物馆生活更有滋味
“今天的安排真是充满了胶原蛋白:上午在三峡博物馆看溪山清赏山水画展,午饭后到王琦美术博物馆欣赏馆藏版画精品。逛累了,在曾家岩书院喝了杯咖啡……”
2月24日,市民龚婷婷发的一条朋友圈获得数十位好友点赞。如今,像她一样把逛博物馆当作一种生活、休闲方式的人不在少数。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参观博物馆的游客比例高达40.5%。
为更好满足公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全国博物馆推陈出新,每年举办2万多个展览。去年,重庆各博物馆新推出临展310个,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主办的“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原创展览更是形成了轰动效应。
“It is very excited to see a beautiful exhibition(看到这个美妙的展览真让人兴奋)。”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观众在三峡博物馆参观了“盛筵”展览后说。
“说起川剧,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北碚区市民潘承礼已83岁高龄,是位资深戏迷。2013年开馆的重庆川剧博物馆展示了川剧的前世今生,常常吸引他沉醉其中。
这位自称“老顽童”的戏迷见证了重庆的博物馆成长之路,“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带着我们参观过中国西部博物馆;成家后,重庆市博物馆成了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如今,重庆的博物馆越来越多,我们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有滋味了。重庆工业博物馆今年开馆后,我还要去一睹为快!”
正如潘承礼所言,博物馆数量的增加,市民是最大的受益者。除了数量增加外,重庆的博物馆种类也变得愈加丰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唯一的中国西部博物馆(自然类)发展到今天的历史、革命、自然、抗战、工业等多种类型的博物馆。
除了种类丰富外,重庆的博物馆还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有着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
其一,重庆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战时期这里留存下大量抗战文物,杨闇公杨尚昆旧居陈列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革命纪念馆依托革命旧址成立。
其二,伴随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巫山博物馆、忠州博物馆等10座库区博物馆应运而生,收藏有丰富的三峡库区出土文物。
记者曾驱车5小时到达巫山博物馆,站在博物馆门前放眼望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震撼,该馆基本陈列“巫山巫水巫文化”为美景增添人文魅力,也因此受到观众热捧。“有一次到了闭馆时间,但一对从东北过来旅游的老夫妻想进馆参观,我们临时决定延迟闭馆,他们看后高兴得不得了。”馆长张潜说。
重庆21座非国有博物馆也颇具特色——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的8座主题展馆,依托抗战时期生产武器的防空洞而建成,近4万件展品涵盖了抗战、兵工、民俗等类别,丰富又精彩;在南川区蝶语昆虫博物馆里,1万多头昆虫标本带领观众走进奇妙的昆虫世界。
观众参观“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大展。 记者 赵迎昭 摄
发挥创意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今年元宵的故宫着实火了一把!
颇具创意的“紫禁城上元之夜”,让故宫“连刷”三个首次:建院94年来首次举办“灯会”、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公众开放。
其实,重庆也有类似于的探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盛筵之夜”、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熊猫之夜”等,都是配合各馆精品原创展览开展的活动,让博物馆“火”起来的同时又“活”了起来。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此,重庆怎么做?
大足石刻博物馆采用了数字化、虚拟成像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现石刻风采,让观众可以全方位感受石刻之美;作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推出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VR体验”项目,在该项目的“水下畅游”部分,观众可以化身“潜水员”与水下题刻零距离接触,感受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的完美交融。
当然,在临展引进、文创开发、社教活动等方面,重庆的博物馆整体水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公众不断提升的美好期待,以及日益多元化、高品质的文化需求,重庆的博物馆发展任重而道远。
“博物馆不是高高在上的庙堂,它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客厅。”三峡博物馆馆长程武彦说,博物馆应该变得更亲民、更开放。
对此,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武仙竹建议,重庆的博物馆应该不断推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展览,使地域文化更多地呈现出来。熏陶本地观众的同时,也会吸引众多外地游客。
“博物馆创意无限的文化情怀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色彩,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凝聚了城市文化的精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认为,公众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满意度随着博物馆功能的发挥而得到强化,最终将影响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大足石刻博物馆采用“裸展”(文物不加玻璃罩进行展出)形式,让观众全方位感受石刻魅力。 记者 赵迎昭 摄
记者手记》》
从1到100
2014到2018年,我在三峡博物馆做了4年讲解志愿者。4年间,感触良多。
最初做志愿者时,每当有观众走进展厅时,我总会问:“请问您需要志愿者讲解吗?”当时,拒绝的占多数。
短短几年间,“生意”惨淡的现象渐渐发生了改变。如今,观众走进展厅时总会问保安:“请问有志愿者讲解吗?”一些志愿者在讲解过程中还收获了不少粉丝,他们在粉丝群发个预告,讲解时就会迎来许多观众,甚至有外地粉丝专程赶来。
去年初从事新闻工作后,我还发现,观众不仅仅对展览感兴趣,对博物馆举办的学术讲座也青睐有加。博物馆,已然成为了观众心中的学术殿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一些志愿者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播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专家则认为,从1到100,随着博物馆数量的增多,重庆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从多个方面发力,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更为丰富、更有历史、更具内涵的重庆。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们总是忍不住追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那珍藏于博物馆里的一块块汉阙、一幅幅古画、一把把古琴……就是这些故事的默默讲述者。它们身上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前夕,重庆成为百馆之城,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上的增长,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与城市文明的进步。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和利用好这些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过来,给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成为百馆之城之后,重庆要做的,还有许多。
他山石》》
外国博物馆发展有何经验
法国 组建博物馆网络
在法国,为了使地理位置偏僻、藏品类型单一的博物馆走出被人们遗忘的窘境,政府将邻近的博物馆组成网络,统一管理,例如斯特拉斯堡就把其周围的8个博物馆合并起来,并指定专人整体协调这些博物馆的工作。
博物馆网络的成立把邻近博物馆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让这些博物馆能够资源共享。同时,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些辅助措施,例如设定博物馆参观路线、发行博物馆通行证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单个博物馆的影响力,使博物馆以较低的成本更加贴近民众,从而体现其公益性。
英国 成立博物馆联合体
英国东北部地区的泰恩和威尔博物馆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博物馆联合体,由12家博物馆、画廊和档案馆组成,藏品内容包括考古、艺术、历史等多个方面。
该组织由统一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在馆长之下设置了分管不同区域的高级监理,并拥有统一的博物馆标志设计和统一的博物馆门户网站,这个博物馆联合体的资源共享不仅仅指展品资源的合作共享,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与模式等的合作共享。
该联合体目前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约1600万人次,成为英国博物馆群资源共享的优秀案例。
日本 博物馆成为学生“第二课堂”
日本有类型丰富、数量巨大的博物馆资源,如仅在关西地区的大阪府就有4家科学(技术)博物馆,几乎每个城市都建有体现本地特色的儿童科技馆。同时,许多博物馆还设置有针对青少年的陈列设计和动手实践场所,并在展厅中专门为他们安排了考古工作室,供他们亲自动手挖掘、鉴定、修复和展示文物。
此外,日本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是学生课外的“第二课堂”,许多课程都设置在馆内,学生们会携带观察记录单和作业纸。因此不少馆还在展区中央安排了若干组书写区域,方便学生们在讨论和记录时使用。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原标题:重庆成为百馆之城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