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这个大隐于市的暗战迷宫究竟藏了多少秘密?!
每当外地游客来到人民广场,导游总会如此介绍:“重庆建筑大多依地形而建,眼前的重庆两大标志性建筑三峡博物馆和大礼堂便是各自背靠山梁、隔广场而对,三峡博物馆后面的山坡上便是有名的中山四路……”然而,大礼堂背后的山坡却罕有人知。
其实它在历史上的名气丝毫不亚于中山四路,同样是风云际会之所,多少历史书本上的传奇在这个狭小的山梁上悉数登场,多少文人武士在这些迷宫式的房屋中穿梭暗斗。 马鞍山 ,这个全国各地都喜闻乐见的名字背后究竟藏着多少秘密?
普通名字有渊源 动静皆宜马鞍山
中国从南到北,各个地方都有一个叫做“马鞍山”的地方,据说这是被使用最广泛的地名之一,而且叫马鞍山的地方都很神奇,要么出名士,要么有故事。
且不说安徽马鞍山市、淄川马鞍山风景区、成都马鞍山革命圣地等有名的地方,就重庆隔江而望的渝中和南岸,就各有一个叫马鞍山的地方,分别在抗战和开埠时期声名在外。
这么多年全国浪迹,走的马鞍山多了,渐渐发现这个普通的名字其实颇有渊源,两边高中间低的山像马鞍,这种形状的山到处都是,古人偷懒取的这个名字自然遍地开花。
这种山往往都位于人口密集的平地之上,成为了大隐隐于市的绝佳选择。高高端坐于山林之中,静静俯瞰人生百态,入世出世进退自如,这是多少文人雅士的毕生追求,于是这样的地方成为了他们最青睐的居所。
对于武士而言,终身与戎马相伴,即使解甲归田,也必心心相念,选择马鞍一样的地方终老,也随了不离马背的意,同样寄托着年老武士们的最终精神归属。
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马鞍山这个普通的名字下渐渐凝结成了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而这些马鞍形状的小山也载着文人武士的故事,慢慢流传了下来。
既然文人武士都对马鞍山如此钟情,那渝中的马鞍山是否也是名士藏身之地呢?答案是肯定的,不仅是,而且在全国所有的马鞍山中绝对也可称得上独占鳌头。
1938年,重庆久裕钱庄经理李正铨买下了这个小山坡,开始自建产业,自上而下分别以他3个儿子李忠良、李忠孝、李忠厚名字起名“良庄”“孝第”“厚庐”,最早的三个房产均呈“工”字形布局,外有围墙开朝门,略带西洋情调,内有洞天别有风味,俨然自成体系。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全国各界名流纷纷前往战时首都,马鞍山的区位优势迅速彰显出来。
▲一路向上的小山坡上,每一扇门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里推窗便可看见国民政府大楼,地处战时首都政治中心地带,到所有的重要部门皆可轻松步行,走出去又是最繁华的闹市,不管工作活动还是个人生活都非常方便。
更可贵的是这里虽身处闹市和政治中心,但小山坡又恰到好处的将这些挡在了山脚,绿树掩盖是一片大隐隐于市的清净之地,推门,可冷看脚下风起云涌和人生百态,关窗静思,便是鸟语花香、心无旁骛。这让刚到重庆的文人雅士便舍不得离开。
▲巷道里制作鸡毛毽子的居民
于是,最早到来的各个民主党派开拓者们陆续扎堆居住于此,使这里成为了和特园齐名的两大民主党派圣地,著名的七君子中就有四位居住于此。
因为他们的到来,一大批政治、工商、经济、法律、新闻、教育、文化名家大师纷纷或是齐聚于此,或是长期往来其间,也成为了进步青年最向往的地方,他们中的很多在这里接受熏陶,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
小小马鞍山 深藏大故事
▲沈钧儒的房屋,四周都有窗户监视。
良庄无疑是马鞍山的中心,因为民盟创始人沈钧儒便居住在这里。
这是一栋两层加一个阁楼的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建筑,黄墙青瓦、木质楼板,底层磨石铺地,小院布局严谨,清静幽雅。
沈钧儒和子女在二楼西南角,王炳南夫妇带着儿子王黎明住其对面。
这里是沈钧儒实现民主政治、积极支持中共和其他民主党派参政员发起宪政运动的基地,在民主党派历史上有着里程碑的地位:在这里,他与黄炎培、张澜、章伯钧等人发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后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最终成立了中国民主同盟;在这里,他开办《全民抗战》《民主生活》周刊等刊物,为《新华日报》和13家书店出版社输送“智慧弹药”,写下了《献给生者和死者》等众多的诗篇文章,用自己的思想推动抗日民主运动;在这里,召开了“中国人民救国会”第一次常委会议等一系列载入历史的重要会议,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也曾多次来到这里与沈钧儒会晤,是各民主党派和进步人士聚会座谈、共商国是的重要场所,每天都被各界名流挤得满满实实。
特别有意思的是小楼的阁楼,是重庆进步青年心中的灯塔,沈钧儒喜欢年轻人,对他们充满期待,只要支持抗日,不管多年轻多贫困,他都把他们当做贵客,阁楼便是他们讨论时政的专属场所,由于年纪较长,沈钧儒还自封为“房客合作社”的社长。
直到1946年离开重庆前往上海,沈钧儒在这里居住长达七年之久。
和沈老一起居住在良庄的王炳南也毫不简单,是我国的外交和统战元老,早年赴日、德留学,担任过德国共产党中国语言组书记、国际反帝大同盟东方部主任、旅欧华侨反帝同盟主席。
▲如今,这里依然充满烟火气息。
回国后先后以杨虎城的代理人、宋子文的水利专员以及中共中央南方局成员、周恩来的上校秘书、重庆谈判时毛泽东的秘书等头衔,活跃在国统区的国民党元老、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爱国人士之间,作为周恩来与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的联络人,堪称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开拓人。
特别是在关键时刻屡建奇功,曾奉中央之命到杨虎城将军部从事统战工作,穿梭于杨、张和周恩来之间,为这场“以突发的姿态出现,以意想不到的结果收场”的事变出谋划策、沟通内外。
重庆谈判期间,王炳南作为毛泽东的秘书,是重庆谈判的重要见证人,推动了毛主席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的顺利见面。周恩来曾激动的说:“王炳南不仅是我的右手,也还是我的耳朵和嘴巴。”
在外交方面,王炳南也是公认的对美专家,以周恩来的副手、中共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和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进行了长期的周旋。
建国后,在周总理的领导下,他既是推动各国建交的功臣,也是001号对外公函的发出者,特别是作为第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和美国代表就双边问题进行正式会晤和大使级会谈达到9年之久,成功请回了钱学森,达成了一个“中美承认在中美两国愿意回国者的返回权利”的协议,在台湾问题上更是坚持原则立场,寸步不让,连自己的对手、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也不得不感叹:王炳南在中美会谈中“不受奸诈,不图近利,是泱泱大国风度”。
▲川军师长的别墅,用来扼守马鞍山尾的小道。
王炳南居住在良庄的重要任务便是成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桥梁,他不仅成为了沈钧儒等民主人士的朋友,还积极协助他们开展活动,为争取民主党派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如此,良庄既是民主党派的活动中心,也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和国际宣传组的所在地。
王炳南的夫人同样是个传奇人物,原名安娜·利泽,一个德国妇女,却被八路军授予了少校军衔。她曾受宋庆龄的委托,以“保卫中国同盟”代表的身份,负责援华物资的运输工作,将抗战物资、药品运送到抗日前线;后又受周恩来指示,去贵阳突破重重阻隔接收红十字会配给八路军野战医院药品,并多次深入抗日根据地实地采访,向国外宣传中国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和共产党的战略方针。
除此之外,法学家史良、民主斗士李公朴、文学家茅盾、社会活动家沙千里等著名民主人士都曾在这里居住,并把这里作为自己的主阵地,留下了众多为人传颂的故事。
迷宫般布局 造就谍战圣地
▲军统四处小楼,也是余则成监视的原型。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谍战剧《潜伏》第一集开篇的剧情,余则成奉命执行抓捕亲共人员任务,躲在一个楼上一边监听一边透过窗户注视着另外一个房子的动静,却听到自己深爱的未婚妻左蓝突然出现,与激进人士林怀复等关系甚密,余则成一时犹豫,以至于放走了目标人物“孟先生”。
其实这个监听的小楼如今依然屹立在马鞍山上,而他监听的对象正是聚居在马鞍山的各民主党派头目,这其中的殊死暗战远比电视里还要惊心动魄。
随着大批社会名流纷至沓来,马鞍山成为了全国社会活动的中心和各民主党派筹建的大本营,为争取民主党派支持,共产党在周恩来的带领下频繁出入马鞍山,这里也成为了重要的联络中心和进步青年培养基地。
▲马鞍山的房屋都是交错建造的,便于监视邻居院落的情况。
对此,国民党深为不安,蒋介石给戴笠下的死命令:务必保证马鞍山没有一个死角。于是军统开始使出浑身解数密集布局,首先将军统局著名的第四处——也就是负责电讯传递、监听、侦察、破译的电讯处,处长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电讯专家魏大铭——从罗家湾的本部整体搬到了马鞍山的最高处,以便用最好的技术手段监听监视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活动;同时把所有位置好的小楼都盘下作为监视的据点,重点关注对象的所有房间都被偷偷装上了窃听器,每个房屋都会被几座监视小楼无死角监视。
所以现在走进良庄、孝第、厚庐等这些楼房小院,只要仔细观察,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来自隔壁一扇窗户的冷冷凝视,而走到这些木扇栅格的窗前,又似乎能够切身体验到余则成当时的心境。
马鞍山的地形也给军统带来了巨大的方便,这座小山坡只有一个入口进入,缓坡而上,三侧临崖,入口处布置有密集的军统和警察单位,尾巴峭壁的小道也安排了川军的师长居住,基本进入这里不光无处遁形,也无法脱身。
▲军统四处的房屋就像迷宫,有很多个出入口,通向各个区域。
自从社会名流齐聚之后,以前的隐居之所“卖东西”的也多了,白天卖香烟洋火、修补皮鞋、看相打卦……坐起的、挑起担担串街的,这个走了,那个过来;晚上,凉粉凉面、抄手小面通宵营业,想必喜欢看谍战剧的朋友对这样的场景肯定不会陌生。
不过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对这样的重点关照早已习以为常,见招拆招也是屡试不爽,你楼多我门多,你守住道路我就把山地巷道的复杂演绎得淋漓尽致,你监听技术高我就大打迷魂阵……
就这样,小小的马鞍山成为了文人雅士与军统暗战过招的比武场,最后军统投入了这么多人力财力物力,却始终毫无办法,还闹出了个著名笑话,一群小贩把前去良庄拜访沈钧儒的冯玉祥作为可疑分子围了,以为终于立了大功,结果狼狈收场。
马鞍山被谍战迷奉为圣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曾是中国黑室的发源地,也是美国黑室和中国黑室创建人亚德利来到中国最先落脚的地方。1940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成立,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黑室,它由军统局密电研究组、机要室研究组、交通部密电检译所合并而成。机构合并后,觅得马鞍山衡舍中的一栋小楼作驻地,后来才迁往南岸黄桷垭、南山新村等地。1941年12月初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成功破译了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军事基地的外交密电,因此而闻名中外。
原标题:马鞍山,这个大隐于市的暗战迷宫究竟藏了多少秘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