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村实施扶贫项目效果好

29.02.2016  10:36

  万州区走马镇马鞍村7组,大多数人都住在山上,全组所有耕地都在山上,交通条件十分不便,与外界连接的就只有荆棘丛生的位于陡峭山脊的羊肠小道,历代村民的一个梦想就是打开山门,走向外面去看精彩的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世行扶贫项目在这个小山村实施后,不管是各级干部,还是本地村民都报以极大的热情,以“四抓四促”的做法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一是抓 上级部门支持 ”—— 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针对贫困山村荆棘丛生、陡峭山脊的修路条件,马鞍村积极寻求区县扶贫办、交通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转变扶贫干部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到现场进行调研,与行政村实施小组座谈商讨项目实施办法,全力解决项目实施小组存在的困难,如解决炸药审批问题、联系相关专家等。总之,做到急民之所急。

   二是抓 技术支持 ”—— 促进项目安全施工。 村里或者寻求上级支持聘请相关技术专家,全面勘测相关路线,以既节约成本又安全可行的标准,测算出一条最适合的路线,解决项目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如爆破等,确保项目施工安全进行。

   三是抓 农民参与 ”—— 促进社区自我管理加强。 马鞍村成立了村项目决策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实施小组、监督小组,村民通过这些机构,参与修路项目的规划选定、采购实施、质量安全、资金使用等环节,提升其能力建设,促进自我管理意识增强。

   四是抓 监督审查 ”—— 促进工程质量有保证。 项目村各组成立监督小组,组织在家村民进行轮流值班,每天两人,随时随地监督项目施工,对不达标的路段,通过协调责令承包商返工改进,以此保证工程质量。

  在世行五期扶贫项目中,通过“四抓四促”工作法,下真功夫,马鞍村硬化了人行路5个、整治了公路4个、新修了公路桥1个、新修公路4个,该地贫困群众结束了肩挑背驮的历史,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想。

  实践证明,在贫困山区架桥修路过程中,“四抓四促”工作法,有利于转变基层干部工作作风,增强基层政府服务意识,牢记以解决村民困难为第一要务;有利于项目施工科学可行,相对安全;有利于发挥村民的监督管理的作用,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

 

        国际合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