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家长学生要警惕这些诈骗手段
“你是何种方式诈骗的?”“我就是骗别人说在办理此事的时候,需要钱去跑手续、打理关系,然后就喊别人转钱给我。”
“你骗的钱现在何处?”“钱被我用了,我也没钱还给他们。”
这是一段利用升学进行诈骗的讯问笔录。7月3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永川区检察院了解到,高考来临,诈骗分子往往虚构身份、夸大能力表示有手段帮助他人升入名校,从而骗取钱财。
永川区检察院检察二部主任冯斌介绍,“这类诈骗还不少,特别以军校、名额为幌子诈骗的较多。”
“我认识部队的大首长,可以帮你女儿读军校。”“真的吗,我的两个女儿全靠你了。”在永川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以升学为名的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陈某是一个无业游民,在认识某个体户李某后,自称认识某军区首长、大领导,可以将其子女送入军校就读。
李某的两个女儿学习成绩不好,遇到陈某,李某就像抓到救命稻草,“迷”信陈某的吹嘘,给了陈某12万余元,这些钱被陈某挥霍一空。
“陈某被我院以涉嫌诈骗罪起诉,最终获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并责令其退赔相应损失。”该案承办检察官唐萍说。
高考即将来临,家长同学要注意什么呢?
“现在骗子的手段层出不穷,主要是以骗取钱财为主,大家要擦亮双眼,防止被骗。”永川区检察院的检察官通过工作经历,梳理出几个常见的涉及高考的诈骗手段。
案例1:花钱能不能“补录”?
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小A没有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但又不想复读,为了能够在补录阶段录取,他不断寻找关系。骗子B对小A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获得补录名额,但是要打款。小A按照骗子B的要求打款过去,打完款骗子就把他拉黑了。
检察官提醒: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一律不能相信。
案例2: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能不能信?
骗子利用非法获取到的考生个人信息,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助学项目,可以为考生申请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结果上当受骗
检察官提醒:接到自称高校、教育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的时候,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
案例3:贷款可以随便贷吗?
学生张某通过网络贷款3000元,但实际获得2000元,后又被该案多名犯罪嫌疑人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反复贷款十余次,并被收取违约金、逾期费等。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层层设陷,导致其债务不断垒高,最终金额高达10万余元。
检察官提醒:一些“无视芝麻分,秒批秒到账”等贷款广告背后深藏“玄机”:一是借贷门槛不断放低,二是实际放款少于借款,三是肆意违约要求还款,四是刻意制造逾期陷阱,五是用软暴力手段催收。“如果真要贷款,一定要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贷。”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度过高考时期,检察官还编了一句顺口溜,提醒家长学生防止被骗:
作弊行为不可取,个人信息要保密;
军校名校是幌子,更改分数不可能;
保证录取切勿信,录取通知有陷阱;
莫名奖励不能要,野鸡大学要认清;
管好孩子最重要,遇见诈骗早报警。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钱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