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被篡改,真的只是恶作剧?

08.07.2015  09:39

杭州萧山区多位考生反映,他们填报的高考志愿被人恶意篡改了。在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一个班级里,有十多名学生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都被改成了同一所学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警方已将作案者抓获,此人也是该校学生。

(7月7日《北京青年报》)

恶意篡改者被抓获,事件似乎水落石出,静待法律惩处,但嫌疑人只言片语的供述却令人生疑。他交代是恶作剧,盗用了俞某等人的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对他们的高考志愿进行了修改。

呜呼!作奸犯科只为恶作剧,着实有些不可思议。表面上看,学生填报志愿使用统一的报名系统,而该系统的初始密码是全班统一的格式,学校和老师未尽到告知义务,学生没有在第一时间修改密码,客观上是给“恶作剧”的施展开了口子铺了路。但见缝插针、借机渔利式的恶作剧,其“”已然突破法律底线,也就有必要把这根“萝卜”往外拔一拔,看看到底能带出多少泥。

其一,被篡改的志愿指向极明确——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这就是疑问。即便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曹姓校长所言,“学校以前和义乌这个学校没有任何合作关系,并且学校管理部门不曾与他们有任何接触。”这是一面之词,缺了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说法,更缺了公安机关的调查,难以让人相信。

其二,高校招生,争抢生源不遗余力,连北大清华都加入了混战,乱象可见一斑。当然,相较于名校抢人才重质量,高职类院校恐怕更多的是抢生源增数量。因为现实的情况是,高职生源危机、大批专业的萎缩、报到率的锐减,都是高职院校心头的痛,一些专职任课老师甚至在社会上雇用人员跑学校、搞宣传、忙招生。此番再回头看看篡改志愿的主人公,恐怕不能靠一句无关紧要的“恶作剧”洗清招生掮客的疑惑吧?

由此,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恶作剧者与志愿学校是否存在关联或利益输送,倘若仅仅把恶作剧者拘留,不给公众一个明白交代的话,或许,这才是最大的“恶作剧”。

高创(公务员)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