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学习丨谋划高质量发展 代表委员讲述“登高记”晒出“登高计”

09.03.2021  17:16

2021年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总书记说,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总书记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年3月10日,总书记在重庆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就对巴渝儿女提出了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要求。

这次两会,总书记再次对高质量作了强调,具体阐述了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判断、总体擘画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主线。

重庆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

连日来,部分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结合自己所在领域,围绕如何抓落实步步登“”,讲述重庆“登高记”和“登高计”。

A 重庆产业“登高记”“登高计

全国人大代表陈金山:

推动智能制造,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重庆不得不说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拿出了一张成绩单:

与2017年相比,智能手机单台价值由650元提高至1080元,笔电单台价值由2780元提高至3120元;

累计建设67个智能工厂、359个数字化车间,“上云”企业7.1万家;

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业增加值较2017年增长15.2%……

陈金山表示,重庆将进一步深化智能制造实施,更加广泛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把重庆打造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发展数字经济 三年让7.1万家企业“上云

去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重庆有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在北京首次亮相。新华社对全国人大开幕式进行“5G+8K”实时直播,使用了康佳自主研发的236英寸Mirco LED巨屏

这款行业顶尖水准的8K超高清Micro LED巨屏,其技术来自于重庆康佳光电技术产业研究院。这个研究院是重庆璧山区聚焦“芯屏器核网”,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陈金山表示,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不仅自身有着蓬勃的发展生机,又能为实体经济赋能,已成为重庆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位于重庆大渡口的太仓科技也尝到了数字经济的“甜头”,公司建设“云端工厂”后,2020年生产周期缩短35%,原材料异常损耗降低50%,生产管理效率提升30%……科技效能大幅提升。

我们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累计建设67个智能工厂、359个数字化车间,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升54.3%。”陈金山说,近年来,重庆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依托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顶级节点,集聚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相关服务商近200家,“上云”企业7.1万家,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居中西部第一。

上汽红岩焊接车间机器人生产线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上汽红岩供图

推动“五个工程” 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目前,重庆部分区县已经在数字经济发展上积极发力。

比如,璧山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十四五”结束,将基本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造业智能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新业态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建成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

西部(国际)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区效果图

陈金山说,“十四五”期间,重庆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重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提升、技术创新强基、智能化赋能、领军企业培育、产业园区特色发展“五个工程”,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统筹推动稳增长和提质效,努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我们将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持续实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建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陈金山表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建立行业级二级节点,做大做强行业级、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

此外,支持企业探索建立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提高产业整体附加值。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陈竹 刘波

B 区县“登高记”“登高计

全国人大代表曹清尧:

因地制宜,投资300亿建国家畜牧科技城

总书记说,高质量发展,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在重庆荣昌,结合自身传统产业优势,正在下一盘“荣昌猪”的产业大棋。

全国人大代表、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目前,荣昌猪的产值达到了数百亿元,除了拥有全国首个国家级畜牧产品大市场,还有全国唯一的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

荣昌猪“触网

在吴家镇代兴村荣昌智能扶贫示范猪场,“二师兄”们享受着“超五星级”的生活待遇——配备有养殖巡检机器人、物联网控制器、3D-VR摄像头……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荣昌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在机遇到来之时,荣昌已经开始申请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生猪大数据中心已汇聚生猪养殖、交易、加工、流通及饲料、兽药、养殖机械等相关行业运行的数据信息。

通过深入分析挖掘与建模,荣昌区还搭建起了生猪单品种全产业链各环节的大数据应用平台,服务政府决策、指导企业生产、惠及民生福祉。

如今,荣昌已经成为生猪行业的领头羊和风向标,叫响了“全国生猪看荣昌”的金字招牌。

300亿的国家畜牧科技城

2020年8月29日,2020线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首个高峰论坛——大数据智能化赋能生猪产业高峰论坛在荣昌区举行,为荣昌生猪产业的未来发展“借智”。

曹清尧说,下一步,荣昌将以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为引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全力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曹清尧说,总投资300亿元的科技城将打造为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人才之城、产业之城和数字之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畜牧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布局大致分为科教创新园区、生产加工基地、冷链物流中心三大部分。

其中,科教创新园区是国家畜牧科技城的基础和核心;

生产加工基地是国家畜牧科技城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科技成果转为生产力的示范区;

冷链物流中心为生产加工基地链接,并拓展国内国际市场。

曹清尧说,除了做好荣昌猪这篇大文章,荣昌夏布等传统产业,也在焕发新机,助推高质量发展。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C 企业“登高记”“登高计

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

首款空间在轨高精度3D打印机,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

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法宝’!

谈及重庆的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史浩飞开门见山地说:“要栽好梧桐树,才引得凤凰栖。

史浩飞是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在创新人才的“引擎”下,该研究院硕果累累,还突破了“卡脖子”技术。

成功突破“卡脖子”技术

史浩飞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是中科院在重庆布局的最早的科技“国家队”。

他们的科研成果离我们并不远:在国内至少70个机场有其研发的全程“刷脸”安检通关系统。

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在机场应用。

除此之外,还突破了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智能人脸识别系统、3D打印技术、超滤膜材料工业化生产等多项关键技术。

首款空间在轨高精度3D打印机,成功突破了“卡脖子”技术。

为加速科研成果向市场转移转化,重庆研究院成功创建科技部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推动建设重庆石墨烯产业园、长寿中科未来城产业园等。

依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在重庆频频布局。

2018年11月,国科大重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打造一个科教创产融合发展“联合体”:在以科研为主的同时,在重庆实施人才“造血”。这是直辖以来重庆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重大突破。

2020年12月,中国科学院重庆科学中心决定落地西部(重庆)科学城,统筹中科院科研院所、科研人才等创新资源在重庆集约发展。

300多名职工90%为硕士以上学历

有这样的“成绩单”,靠的是树上的“凤凰”:300多名职工中,90%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将近40%的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史浩飞说,2018年以来,重庆大力实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目前已累计引进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电科等在内的80多家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与重庆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已落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39个。

有了平台,就像人才有了巢。”史浩飞说,重庆非常重视人才引进,通过英才大会广发“英雄帖”,推出配套措施吸引人入巢。

按照重庆的打算,到2022年要累计引进100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渝布局研发机构,助力重庆实现创新发展。

重庆引才还需“加把火

虽然重庆目前在引进人才方面效果不错,但史浩飞认为,助推高质量发展,重庆人才引进还需再接再厉,继续“加把火”。

史浩飞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时,重庆有两院院士15位,整个成渝地区也只有75名,同京津冀、长三角的789名、384名相差甚远。同样,研发人员数量差距也较大。

这几年有提升,但是差距仍然明显。”史浩飞分析,原因在于高端创新平台总量少,高端创新人才无巢集聚。同时,可实施人才“造血”的‘双一流’大学,数量仅为个位数。

接下来,重庆在聚集高端人才上如何追?

重庆已经有行动,但力度还可以再大些。”史浩飞建议,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发挥政策的差异化引导效应。

建议在国家级相关人才工作规划和人才计划遴选上,名额适当向重庆在内的西部地区倾斜,或者计划单列,鼓励高端人才长期在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史浩飞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郭发祥

全国人大代表张兴海:

从“普通款”到“全球首款”,重庆造汽车逆袭有“

小康集团要造全球技术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几年前,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在“做梦”。那时候,不少人印象中小康汽车只是微型车中的“普通款”。

如今,小康集团旗下的赛力斯已经成长为国内唯一掌握增程电动和纯电动双向核心技术的品牌。

今年1月,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上市。这款搭载着赛力斯“驼峰”智能增程系统与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的智能电动汽车,是全球首款兼具4秒级百公里加速能力和1000+公里续航的增程式电动车。

在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创始人张兴海看来,从“普通款”到“全球首款”,小康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的逆袭,是重庆汽车产业登“”的一个缩影。

变道超车

投入超过100亿元发展智能电动汽车

一个生产微型车起家的民营车企为什么要造智能电动汽车?

张兴海的答案很简单:重庆汽车要“变道超车”!

张兴海说,在传统汽车领域的跑道上,外资品牌已经领跑很久,想要“弯道超车”很难。但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因此,小康集团站上了这条新跑道,全力开跑。

在汽车产业,谁掌握了新技术,谁就掌握了先机。”张兴海造车近20年,深知技术创新对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在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的浪潮中,张兴海提出以大数据智能化重塑小康。

从进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开始,小康集团就决定下“血本”进行自主研发,并在全球布局技术研发基地。

5年时间,小康集团已经投入超过100亿元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成功培育出国内唯一掌握增程电动和纯电动双向核心技术的汽车品牌——赛力斯。

张兴海介绍,赛力斯在电机、电控、电池、技术平台和认证等五大领域实现了全面突破,是汽车行业典型的“技术全能型选手”。

跨界合作

与华为合作让“重庆造”汽车更“聪明” 

1月25日,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上市,吸引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这款“重庆造”新车实现了长续航与低油耗的完美结合,成为全球首款续航超千公里的量产新能源汽车。

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之所以备受关注,还因为它实现了赛力斯“驼峰”智能增程系统与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的完美融合,开启了小康集团与华为合作的新篇章。

张兴海说,智能电动汽车发展需要多元化的跨界合作。赛力斯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与华为合作。

近日,小康与华为的合作再次“升级”:小康与华为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赛力斯下一代车型将率先搭载华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系统。

未来的重庆造汽车会更‘聪明’,更懂用户的心。

今年开始,将是小康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开花结果’的时候。”张兴海说,小康集团将继续登“”,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推动“重庆造”汽车高质量发展。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全国政协委员涂建华: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产品“质量高

高质量发展,是帮助民营企业迈准走稳转型之路的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工商联主席、隆鑫控股董事会主席涂建华说。

如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他认为,不仅要扎根实业、勇于创新,还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问道取经 隆鑫造宝马

在涂建华看来,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从业以来,他一直把提高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通过反复试验,隆鑫以高性能摩托车发动机为起点,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定了脚跟。

质量上去了,就要勇于创新。”涂建华说,企业家不仅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他还清楚记得,上世纪80年代,自己第一次到德国,看到了满大街的宝马奔驰,让他非常震撼。

当时我就在心里渴望,隆鑫也一定要生产出宝马水平的摩托车。”经过不懈努力,他的想法变成了难得的合作机会。之后,隆鑫与宝马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在中国的制造项目,生产650cc单缸摩托车发动机。

通过向世界标杆企业问道取经,隆鑫找准了向高精尖制造领域进军的方向,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隆鑫与宝马的合作也由发动机制作向整车制造跨越:2018年,搭载隆鑫生产的双缸发动机的宝马F750GS、F850GS大排量摩托车和隆鑫承制的宝马C400X踏板车成功量产……

隆鑫通用“智造”的宝马摩托车。

截至2020年,隆鑫与宝马合作超过15年,实现了从发动机OEM到整车OEM的升级,累计为宝马生产发动机及摩托车整车产品超过10万台。

隆鑫培育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就是要为高质量发展添足底气。”涂建华说。

绿色发展 隆鑫进入资源回收再利用

总书记提到,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摆在第一位的是‘坚持生态优先’。”涂建华说,一直以来,隆鑫也在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工业制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推出产品,更重要的是创造美好生活和舒适环境。”涂建华说,近年来,隆鑫产业布局更加关注先进制造和绿色生产,已经进入环保及再生资源利用产业,致力于“城市矿山“开发及资源回收再利用,以此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及环境影响。

最近,渝商集团控股的齐合环保集团旗下的顺尔茨环保集团,与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联合建立的“中德宏顺循环科技合作项目”在山东滨州市开工。总体规划年拆解报废机动车数量达到10万辆,再生铝产能达到50万吨,项目总投资金额约15亿元。

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平均每年将减少总碳排放190万吨。

高质量发展,必须和高品质生活结合起来。”涂建华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黎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