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爷听了3个月免费讲座 用半年积蓄买了一堆松花粉

10.08.2015  09:10

导读:上周三,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近期我市开展的保健食品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结果。据悉,行动期间共立案66件,其中利用“会议”、“讲座”等形式夸大功能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的有7件,保健品销售市场乱象严重。而北碚的黄大爷就吃了所谓“保健讲座”的亏。最近他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起床外出。家人调查后才知道,他每天早上都会到某健康体验店内听“讲座”,并瞒着家人买回2400元的“食品”。

案例

每天准时早起听“讲座

2400元买回“保健食品

黄孔志展示他连续3个月的听课签到记录。

黄孔志今年75岁,与儿子一起住在北碚北泉路。从4月底开始,家人发现以往总会睡到早上8点起床的老人最近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到上午9点后才会回家,持续一周后,黄孔志开始往家中带回面条、鸡蛋等物品。在家人的追问下老人才道出了实情:自己前段时间接到宣传单,这几天每天早上都会到某健康体验店听课并进行体验。“看嘛,每天都还有签到记录。”儿子黄孟胜拿出一个小本,上面每天都盖上了章以表示签到。儿子黄孟胜平日工作很忙,没有时间陪同父亲到实地查看。“是怎样的讲座,我们也只能从父亲口中得知。

7月27日,黄孔志带回15瓶“松花粉片”。据他说,这15瓶产品是以每瓶160元购买的,而购买所用的2400元钱是黄孔志近半年的积蓄。“父亲说吃了这个身上确实感觉舒服。”黄孟胜说,“但我们觉得他应该是被骗了。”之后他也找到过父亲每天早上听讲座的地方,可对方表示销售的并非保健食品,而是普通的食品,产品质量也没有任何的问题。

重庆晨报记者随后来到黄孔志每天早上听讲座的地方,大门上的招牌为“重庆红瑞健康产业团山堡试用中心”,但大门禁闭,没有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记者联系上了试用中心工作人员。他承认每天早上是有不少老人到店内进行体验,但并非所说的讲座,体验内容包括一种按摩椅和其他体验服务。

我们销售的产品都是合法合规的,都是公司自己药房的产品。”工作人员否认给老人发放过面条鸡蛋等物品,并强调卖给黄孔志的属于食品,而非保健食品或药品。对于这样的说法,一家人是难以接受,“送的鸡蛋现在都还没吃完呢。”而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该“松花粉片”属于湖南德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确属于食品范畴。黄孟胜表示,他们将会到试用中心的公司所在地,现场讨说法。

手段

讲座为名礼物作饵

主要针对老年人群

黄孔志用2400元购买的15瓶松花粉片。重庆晨报记者 雷键 摄

常见的保健食品销售除了经过药房进行外,还有通过超市等进行销售。除此之外,以“会议”、“讲座”等形式进行的保健食品销售近来也越来越多,而这种形式进行的保健品销售,主要针对的人群为老年人。

重庆晨报记者发现,“讲座”形式的保健品销售,主要以给老年人发放礼品开始,最终花钱买产品,产品大多被夸大产品功效和功能范围,甚至有假冒伪劣保健食品销售行为。

据近日市食药监局公布的,保健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数据显示,5月20日至7月20日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共立案66件,其中利用“会议”、“讲座”等形式,夸大功能销售保健食品的7件,销售假冒保健食品和不合格保健食品的4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养生专家沈永政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保健食品销售市场的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