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9.10.2017  17:29

   

一是“规划+考核”,构建制度保障。 制定《黔江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黔江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黔江区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考核细则》等,成立杨华安名师工作室、高孟菊名师工作室、潘艳名师工作室等5个名师工作室,每年落实10万元专项经费考核工作室研修培训、教研科研等。  

二是“线上+线下”,建立培训网络。 以本室名师为主体,同时聘请部分专家,举办讲座50余场次,开展专题培训12次,外出学习交流25人次。建立微博20个、QQ群6个,采取集中学习和分散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分享学习经验和感受,不断提高成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结对+送教”,提升工程效益。 5个工作室成员结对指导80余名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追踪研究和个别指导,使其快速成长。有计划、有目的、有安排地开展送教下乡26次,受益教师1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名师在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课堂+科研”,促进成果转化。 5个名师工作室累计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5个,发表论文18篇,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12人次,导师上公开课10节,学员上研讨课120余节,赛课获区级以上奖项5人次。刘贵涛名师工作室获“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