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黔江灰千梁子原始森林等你来揭开神秘面纱

24.07.2017  17:40


      黔江区灰千梁子风景如画。黔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森林内植物种类丰富。
     

植物“活化石”的珙桐。
     

山里的农户采摘野果请本报记者品尝。
     

        大量游客的到来,让五里村森林旅游的发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五里村农户纷纷开起了农家乐。
      说起黔江的灰千梁子,或许不太为外界所知。作为武陵山脉的一部分,灰千梁子拥有近百平方公里原始森林。近年来,随着当地森林旅游的发展,藏在深闺中的灰千梁子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也让村民们尤其是贫困群众,看到了“靠山吃山”的新“”景。
      然而,森林旅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正处于起步阶段的灰千梁子还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森林旅游市场打响名气、如何在保护好原始森林的同时加快旅游发展、如何吸引各方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社会各方献计献策。
      为此,本报“跟着党报去扶贫——重庆日报新闻扶贫大型公益活动”第四站,选定了位于黔江灰千梁子核心区域的五里乡五里村。
      “大家记得带上充足的水、食物,我们今天中午就在山中解决午饭问题了。”22日一大早,黔江区五里乡五里村最大的乡村旅馆——灰千游客接待中心,老板王昌银刚刚做完早餐,就开始忙着准备行囊。
      当天,王昌银要义务带几名初次来此的客人,游览灰千梁子原始森林。之所以要亲自带领客人游览,还是免费,是因为他深知,藏在深闺中的灰千梁子有多么的壮美,它太需要世人的发现和关注了。
      灰千梁子闭塞 急需完善基础设施
      “这是山中刚刚采的野生天麻,像这种10多公分长的要卖三四百元一斤。”在灰千梁子的一条下山道上,记者遇见了村民赵良跃,一个黄色的麻布背包里,装有不少其刚刚采摘的天麻、党参等野生中药材。
      赵良跃原本住在灰千梁子的山腰上,家里只有几亩瘠薄的坡地,一家人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山中的中药材。然而,大自然“赐予”的中药材毕竟有限,而且进出大山也十分费劲。
      灰千梁子作为黔江区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群山连绵,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最高峰大灰千梁海拔1938.5米。长期以来,基础设施的匮乏、尤其是道路的闭塞让山上的村民们吃尽了苦头。
      和赵良跃一样,五里村共有66户农户原来住在灰千梁子外围群山的山腰上。虽然是外围,但依旧交通闭塞——山上仅有一条土石路,要下山,单面行程就超过1个小时,部分偏远农户的行程超过3小时,有时一周都难得下一次山。
      “每年,为了过年能吃上猪肉,我们春节后就要下山,买上两个猪仔,然后沿着山道背回家。”今年73岁的村民赵良高是灰千梁子上住得最偏远的农户之一。有一次,一位熟人看见他背猪仔,就笑着问他,“老赵,又背八戒去取经啊?”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那种辛酸的感受,只有老赵自己知道。
      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山腰上的66户农户均被认定为贫困户,黔江区对其实施了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如今,66户村民全都搬到了山下,通过种植羊肚菌、莲藕、中药材,以及打工等方式,家家户户都摘掉了“贫困帽”。
      “今天没什么事,我正好回来看看药材的长势。”在灰千梁子山腰的一处破旧木房前,一赵姓村民刚刚查看完老屋旁中药材的长势,正坐在一个小木凳上歇脚。看着眼前的这片森林,土生土长的老赵告诉记者,“这么好的一片林子,今后肯定大有用处。”与其持相同看法的当地农户,不在少数。
      “这些农户的想法并没有错。”五里乡宣传委员陈许坤介绍,近几年来,通过多次组队考察,以前谜一样的灰千梁子原始森林,逐渐揭开神秘面纱。发展旅游,已成为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共识。
      但灰千梁子的交通条件目前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阻碍了世人更多地了解灰千梁子。“财政极其有限,基础设施搞不起来,这旅游怎么发展?”说到这里,陈许坤长长叹了口气。
      美景亟待世人知晓 村民期待更多游客
      从多次组队考察的情况看,灰千梁子之奇在于,北高南低,按海拔高程可划分为三级,落差超过1300米,拥有七大高峰,且立体气候明显,夏季室外最高气温29℃左右,冬季室外最低气温-16℃左右,年平均气温约11℃左右。
      灰千梁子之险在于,沿梁脊分布有六大原始森林生态“迷宫”,平均面积约5平方公里,最大的有7至8平方公里。如中部一个被称为乱堡的区域,有类似的山丘72个,即使有当地向导也很容易迷路。此外,林区内流水不断,形态多样,生成的瀑布群随处可见。
      灰千梁子之秀在于,名木古树众多,形成了天然的一些景点,如被称为“活化石”的万亩珙桐林,堪称一绝的万亩野生杜鹃花,让人惊叹的万亩野生板栗林,壮观的万亩野生枫树林等等。
      “所以,‘诗里、梦里、画里,不来五里没道理’。”陈许坤说,灰千梁子的丰富旅游资源,引起了黔江区的高度重视,不仅投入资金硬化了连接山腰的公路,去年,又拿出18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2.36公里长的登山步道,在今年5月20日举办的首届“高山驴友节”上,就有数千名游客来游览灰千梁子。然而,灰千梁子的名气还是太小了,游客的持续增长相当有限。
      王大会是五里村的一名普通农户,今年4月开起了“会哥农家乐”。在驴友节当天,他就接待了10桌客人,收入超过5000元。从开业到现在,3个月时间,王大会已经收入4万多元。让众多搬迁到山下的贫困户,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但不少贫困户也有顾虑,因为随即发展起来的30家农家乐中,并非每一家都有这么高的人气,部分农家乐甚至一周都未接到一位客人。
      “通过各种途径扩大灰千梁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这正是村民们最盼望的。”陈许坤说,政府也在这方面想过一些办法,但一来资金不足,二来缺乏思路,所以,灰千梁子目前基本还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
      都想吃上“旅游饭” 缺乏发展规划成痛点
      森林旅游为地处灰千梁子核心区域的五里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年来,终于找到“靠山吃山”新“”景的当地村民,将森林旅游的发展当成头等大事对待,那股热情让初到五里村的记者也深感意外。
      “今天,我们谈论的是如何解决好农家乐垃圾的收储问题。”在22日下午召开的村民大会上,数百名村民早早来到现场。在村支部书记赵兴勃的主持下,村民们很有秩序的相继发言。
      “该为每个农家乐发放统一的垃圾桶”“应制定村规民约,号召大家爱护清洁卫生”……在会议现场,不管是正在开农家乐的老板,还是准备开农家乐的贫困户,抑或保洁等公益岗位上的村民,大家的认真劲让人很是感动。
      “现在,只要是涉及到森林旅游发展的问题,老百姓都很支持,形成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发展氛围。”赵兴勃说,前段时间,为解决旺季游客车辆堵塞唯一上山道路这一问题,五里乡决定,利用自有资金,在灰千梁子山腰的另一侧,修建一条道路,形成环线。按照设计方案,这条新修道路要穿过20多户农户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由于资金有限,没有任何占地补偿。
      以往遇到这类事情,最后往往因为“谈不拢”而告吹。而这一次,在村民大会上表决时却赢得了所有村民的举手同意。最终,仅用了20天时间,这条宽8米、长2.5公里的环线道路(泥石路)就完成了。
      “为了旅游发展,个人的一点损失不算什么。”赵兴谷是高山生态搬迁的贫困户之一,虽然搬到了山下,但山上还种有2亩多中药材,这一次的修路,就占到了他近半的药材地。其中,4分地的黄连被全部挖掉,50棵没到刮皮季节的杜仲也被砍掉当柴烧,十多棵胸径超过60公分的沙树也被连根拔起,总损失3万余元。但赵兴谷却眼睛都没眨一下,还时常跑到施工现场帮忙挑土夯基。
      “只要旅游发展起来了,这些损失都是暂时的,未来游客越来越多,我开个农家乐就能吃上‘旅游饭’,可比现在强。”赵兴谷说。
      与村民们的积极态度相比,灰千梁子旅游缺乏整体规划已日益成为其发展过程中的痛点。
      “毕竟才刚刚起步!”五里乡党委书记王兆平说,目前,灰千梁子还没有较为成熟的整体发展规划,“我们迫切希望社会各界能在‘如何整体营销和打造灰千梁子’‘如何保护好生态的同时加快旅游发展’方面,帮我们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
      链接
      灰千梁子成“中国最美森林氧吧
      本报讯 (记者 王翔)工作累了,就去森林洗洗肺吧。近日,记者从黔江区获悉,位于灰千梁子的黔江国家森林公园,获得了第二批“中国最美森林氧吧”的称号,成为我市十大“中国最美森林氧吧”之一,未来有望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中国森林氧吧”榜单的发布是“寻找中国森林氧吧”生态公益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生态文化普及和森林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入围“中国森林氧吧”榜单的地点都是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空气洁净度高、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设施良好,并且离一二线城市距离近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风景名胜区等森林生态旅游地。
      “寻找中国森林氧吧”生态公益行动每年发布一次“中国森林氧吧”榜单。2016年,我市推荐的黔江国家森林公园等五地,因森林覆盖率较高、动植物资源丰富、空气质量良好、景观类型丰富并各有特色,成功获评“中国森林氧吧”。
      “这是一块‘金字招牌’,对今后灰千梁子森林旅游的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黔江区一负责人表示,今后,黔江区将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这些森林生态旅游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一批森林养生基地、森林体验基地以及森林人家,以满足市民对森林旅游的多样化需求,让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好体现。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郑宇摄


链接: http://www.cqrb.cn/html/cqrb/2017-07/24/004/content_174618.htm

(重庆日报2017 年 07 月 24 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