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产业搞起来腰包鼓起来 走出去的下庄人回来了

13.03.2019  08:34
【重庆日报】产业搞起来腰包鼓起来 走出去的下庄人回来了 - 扶贫办
【重庆日报】产业搞起来腰包鼓起来 走出去的下庄人回来了 - 扶贫办
来源: www.cqrb.cn

  

     脱贫攻坚进行时 学论述抓整改促落实·再访巫山下庄②

  

      原标题:

  

  绝壁上的路,连通了下庄村与外面的世界,也改变了下庄人的命运——

  

   产业搞起来腰包鼓起来 走出去的下庄人回来了

  

  

  村主任毛相林介绍说,这片山坡上已经种了650亩纽荷尔,旁边的空地马上也要种上桃树。

  

  

  蜿蜒陡峭的“天路”尽头就是下庄村。

  

  路,连通了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与外面的世界,也改变了下庄人的命运。柑橘、西瓜、桃树……下庄村的产业发展起来了,外出务工的村民回村了,走出去的大学生也回到村里教书育人。

  

  过去,下庄村只有100多人的常住人口,如今已增加到220多人。初春的下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产业搞起来了

  

  650亩柑橘今年迎丰产

  

  阳光驱走了严寒,山坡上那片新栽的柑橘林显得生机盎然。

  

  柑橘林里,54岁的杨亨华正挥着锄头忙活着。他是村里的综治专干,负责柑橘专业合作社的管护工作。“我家也有9亩柑橘,一亩36棵树,一棵树能挂果50斤左右。就算卖两块钱一斤,今年也能收入3万多元。”杨亨华说。

  

  路通了,下庄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种起了西瓜、南瓜和柑橘。目前,下庄村种植纽荷尔650亩,其中500亩已开始挂果。

  

  竹贤乡乡长吴文锐介绍,为规范种植、形成规模、统一管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下庄村采取“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方式,成立巫山县竹贤乡硕多柑橘专业合作社。

  

  “简单来说,就是村集体以管护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农户实施具体管护,村集体经济占股15%、专业合作社占股5%、农户占股80%。”吴文锐说,目前,村集体已入股4.5万元管护资金,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开展病虫害防治、施肥、除草等方面管护。

  

  吴文锐给记者算了笔账,村里已种植柑橘650亩。今年预计能带来200万元左右的收入。此外,还有几百亩西瓜和南瓜。西瓜亩产可以达到1000多斤,收购价是每斤0.6元,而拉到附近骡坪场镇去卖的话,每斤能卖1块多。南瓜亩产能超过3000斤,亩产值可达1500元,“这样一算,下庄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多元。可在路修好之前,当地年人均收入还不到1000元。”

  

  “现在柑橘发展前景好,一点不比打工差,我早就想回村发展了。”袁堂清在海南打拼了10余年,2017年,在自己50岁时,他回到下庄种起了柑橘,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不比在外挣得少。

  

   家乡日子美

  

  留村人员增加了一倍

  

  走进下庄,干净整洁的道路,鸟语花香的农家小院,随手用手机一拍,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天蓝、地绿、水清、村美……

  

  “以前可不是这样,几年前下庄是道路泥泞、脏乱不堪,随处可见白色垃圾,房前屋后散乱地堆放着柴禾……”屋前的水泥院坝里,村民王先均正在给花坛里的月季修枝。

  

  吴文锐介绍,村里设置了30个公益性岗位,负责道路保洁和村里垃圾的清扫,还有专人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巡查。7.9公里的进村公路上,几乎看不到垃圾和树叶的存在,边沟里连淤泥都很少见。

  

  此外,村里还放置了垃圾桶,定期有环卫公司将垃圾运往村外集中处理。村里每月还评选“文明户”“洁净户”,奖励一些小礼品,村民的参与度很高,村里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过去,天一黑,没有路灯照明,下庄村民早早就关门休息。去年10月,村里安装了20多盏太阳能路灯,晚上村民还能出来散散步、跳跳广场舞。

  

  现在,村民家中用上了自来水、燃气灶、装上了宽带,以前总想往外跑的年轻人,现在也喜欢上了村里的生活,“空气好、吃的又是绿色食品,城里人家里有的我们有,城里人想要的新鲜空气和鲜活的东西我们也有,游客都羡慕我们的生活呢!”王先均笑着说。

  

  像袁堂清和王先均一样,越来越多走出下庄的人又回来了。吴文锐介绍,下庄村原户籍人口432人,以前常住人口只有100多人,去年增加到了220多人。

  

   大学生回来了

  

  我们读书为下庄的明天

  

  下庄村村小开学前几天,彭淦早早就来到学校教室打扫卫生。27岁的彭淦是土生土长的下庄人,在这里,他上了6年学,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走出了大山。现在,他又回来了。

  

  彭淦从成都西华大学毕业后,进了成都一家金融公司工作,每个月能拿到近7000元的工资。

  

  去年,父亲打来的电话,让他产生了回村的念头。

  

  原来,村小只有两名老师,其中一位已退休,另一位也临近退休,又没有老师愿意来下庄,学校面临着停课的困境。校长找到彭淦的父亲,请他帮忙照看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孩子。

  

  彭父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是村里少有的能识文断字的人,但他怕耽误了孩子。

  

  “村里没有初中,以前我都是走路到骡坪镇上学。要走上四个半小时,脚都磨出泡,但只要能上学,我什么都不怕。”彭淦还记得自己求学的不易,也一直关注着家乡,得知村小缺老师,他毅然选择辞职回家。

  

  去年年底,彭淦回到下庄,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教孩子们识文断字的重任。每次上课前,他都会从网上下载一些视频,放给他们看,让村里的孩子多看看外边的世界。

  

  彭淦的工资不高,每个月不到2000元,虽远不如在成都的收入,但他却觉得很踏实。闲暇时,彭淦也配合做些村里的工作,他喜欢找到村主任毛相林,交流村里产业发展的思路。

  

  他和毛相林一致认为,下庄要发展,离不开年轻人。这些年来,下庄有27人考上了大学或中专。彭淦几乎每天都在向同学讲述家乡的变化,“下庄越来越好了,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希望,我有个同学前两天就透露了回来的意向。”

  

  在村小操场的黑板上,张贴着学生们的绘画作品。六年级学生杨梅画的荷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其实,村里没有荷塘,杨梅也从未见过真正的荷花,画里的荷花是她在电视上看到的。路通了,村里的条件好了,通过电视、网络能看到更多的外部世界,孩子们的视野也更加开阔。

  

  杨梅即将到骡坪镇上中学,她将沿着长辈们开凿出的“天路”,走出大山,亲眼看看山外的世界。和彭淦不同的是,如今她到骡坪场镇,已经不需要步行,坐上面包车,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到学校。

  

  “毕业后你想做什么呢?”记者问。

  

  “当一名老师,回下庄教书。”杨梅有些腼腆,却十分肯定。

  

  正如专题报道《绝壁上的“天路”》里所说,“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我们读书为下庄的明天。”

  

  这条8公里的“天路”,凝结着下庄人的乡愁,也孕育着下庄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