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经(2014年4月21日)第71期

24.12.2014  19:33
  目 录
  【全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
  【能源领域将会成为今年的投资重点】
  【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频繁发生】
  【农村宅基地产权改革有望先行突破】
  【铁路沿线土地开发模式进入到决定阶段】
  【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建设城镇,更是改革】
  【津冀最该利用的是北京的消费能力和市场】
  【中民投可能成为市场化改革的“试金石”】
  【PPP模式急需完善监管规则】
  【内地与香港监管层详解“沪港通”细节】
  【全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  从2012年开始,全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从全国两会财政部所做的财政预算报告来看,2014年全国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还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近三年来,财政农业投入将超过9万亿元,但“三农”财政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财政支持三农关键还在透明化。
  【能源领域将会成为今年的投资重点】  中国经济下行,市场对中国政府推出“稳增长”措施预期较多。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三项“微刺激”,包括铁路、棚改及减税三个重点方向。在18日召开的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电力部门的建设也被提到了日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强调,当前要开工一批重大项目。这既是稳增长、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抓手。要在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在东部沿海地区启动新的核电重点项目建设。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基础上,有序开工合理的水电项目。加强风能、太阳能发电基地和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建设。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今年要按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积极推进电动车等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化,加快高效清洁燃煤机组的核准进度,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坚决实施升级改造,促进煤炭集中高效利用代替粗放使用,保护大气环境。李克强同时指出,调整能源结构,关键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要放开竞争性业务,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有序进入能源开发领域公平竞争。积极推进清费立税,深化煤炭资源税改革。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步伐,推动供求双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经济、优质的电力保障,让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的能源装备有基础、有条件、性价比好,要积极创造体制条件,着力完善相关专业服务,努力形成各方合力,推动先进能源技术装备“走出去”。
  【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频繁发生】 去年三季度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拐点逐渐成型,多地出现中小房企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的案例,旗下项目也多半烂尾。最引人注目的是浙江宁波兴润置业“崩盘”风波。上月中旬,因经营不善和举借高利贷,兴润置业资金链断裂,导致高达35亿元的债务违约,其中涉及19家银行债务总额逾24亿元。距离兴润置业破产不足一个月,浙江又一家房企倒下。据报道,海宁市立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实际破产,由于未能如期偿还多笔民间借款,多名债主已将其告上法庭。据悉,为了还债,立德几乎将旗下所有财产挂牌出售,包括1.6万平方米的国贸蓝海大酒店、150亩的双合休闲农庄、11.7亩的袜业园区厂房、共计7000多平方米的3个宾馆、多套别墅和商铺,以及信用联社的股份。差不多的时候,南京的房地产企业盈嘉地产两项目烂尾,险些酿成业主跳楼的惨剧。据了解,早在去年下半年,盈嘉地产南京项目公司就被多名债权人起诉,其资金账户也被法院冻结,其中就包括预售款监管账户。据不完全统计,仅3月以来,被曝光的房企资金链断裂的案例就有10余起,涉及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海南等多个省份。业内人士分析,被曝光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隐患已在行业内悄然积聚。整个市场在用短期的资金来支持长期的投资项目,这样的风险已从金融体系向地产行业延伸。下半年,房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将会更为频繁地发生。
  【农村宅基地产权改革有望先行突破】 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村土地改革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事实上的难点。4月17日,有国土资源部不愿具名的官员证实,2014年国土资源部将抓紧制定“宅基地管理办法”。所谓农村宅基地,是农村的农户或个人用作住宅基地而占有、利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过房屋或者决定用于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过房屋但已无上盖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备建房用的规划地三种类型。在国土资源部提出抓紧制定“办法”之前,除山东等个别省份之外制定了地方层面的宅基地管理办法之外,关于农村宅基地的权能问题,仅在《物权法》《土地管理法》中有原则性的涉及,但对于具体的管理办法,一直没有全国性的行政规章可做依据。在实践中,农村宅基地的转让、抵押、担保等财产权,长期缺乏执行层面的规定。据悉,“办法”的制定工作由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会同土地利用司等部门共同制定。目前,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正在收集、总结地方对于宅基地管理过程中各种创新的办法和经验,作为制定“办法”的基础性材料。不过,截至目前,尚未有正式的此项工作时间表要求。在我们看来,考虑到历史和现实问题,农村宅基地改革有望先行突破。这在安邦多地的调研考察过程中业已发现,一些地方将农村宅基地列入建设用地统筹管理,在统一安置政策下,节省下来的宅基地成了建设用地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将宅基地等同建设用地管理,只是需要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而补偿标准也并不低,并且得到了村民自治程序,这些做法有可能得到推广和借鉴。
  【铁路沿线土地开发模式进入到决定阶段】 为缓解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高负债率,铁总拿到了铁路站点、沿线土地开发权利。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这事主要是由国土资源部牵头,铁路部门目前能做的是先把自己的家底摸清楚,等国土部那边方案敲定了,就开始实施。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以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的模式来打造铁路城镇综合体。据悉,国土资源部此次主推的TOD模式借鉴了广东省的范例。2012年1月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完善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机制的意见》,该意见首次提出通过TOD模式打造“城市综合体”的概念,模式的核心是建设“交通+社区”的枢纽型站点,将轨道建设和周边红线内、红线外的和地下、地上的物业开发结合起来,打包作为一个项目向社会招标,吸引社会资本,通过BOT、BT、PPP等模式进行开发。TOD模式在规划站点时,将土地分为红线内和红线外两部分,一般而言,红线内是由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负责开发并取得相应收益,而红线外则由当地政府开发并取得收益。如该模式推广到铁总,则红线内部分收益归铁总,红线外归地方政府。据了解,如此根据红线内外来实现建设运营单位和当地政府之间利益分成的模式有别于港铁模式。港铁是在地铁建设前期就获得沿线有车站、车场、上盖和周边地区的开发权,开发商按照港铁公司所定标准兴建物业并向政府缴付地价,物业出售或后期运营利润双方对半分成。广东和铁总的模式更复杂,首先周边土地要在建设运营单位和政府之间划分,其次土地的收益还要再跟引入的社会资本分成,同时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例如省市之间)还要再进行利益划分。除此之外,铁路TOD模式跟港铁还在土地出让制度上还有巨大差别。当下土地的出让有两种方式,一是协议出让,二是招拍挂,目前地方政府普遍采用后者,因为通过土地储备和二次出让,政府可以取得巨大的地价差额。而在两种出让方式中,前者对土地受让方即铁总有利,而后者对土地出让方地方政府有利,究竟最后采用何种方式,还要看两者最终博弈的结果。
  【新型城镇化不只是建设城镇,更是改革】  从中央要求和当前形势看,新型城镇化规划包含了很多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需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调整。新型城镇化如何做,首先取决于如何理解,尤其是地方主要官员如何理解,决定了今后各地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模式。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在上海出席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但是矛盾和问题也凸显,总体来看中国的城镇化迫切需要转型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徐绍史强调,“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将推进包括人口、土地、资金、住房、生态保护等5个方面的改革。”具体而言,这些改革包括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城镇化资金保障、城镇住房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改革。有几个改革要点值得关注:一是完善现有城镇建设征用土地制度,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建设用地和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的流转制度。三是将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创新融资工具,通过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总结起来,现在看新型城镇化,一是吃透政策精神,二是要从改革中寻找机会。如果看得明白,下手也快,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同时也更有可能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典型。可以肯定的是,体现改革和转型的新型城镇化,将会成为未来出政绩的重要领域!
  【津冀最该利用的是北京的消费能力和市场】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遇到的第一道坎,就是难以超越地方经济利益限制。发改委下属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日前表示,河北省环北京经济圈,沿着北京边界14个城市设立了环北京经济圈试点城市,但最后结果仍沦为形式,因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见,而且遭遇了北京的“阻力”。李铁称,燕郊住了十几万人,很多都是从北京来的人,但是北京的轻轨就不往那里修,为什么?北京担心,如果把轻轨修到外省,北京市的房价就下来了,土地出让收入也会下来。地方政府都指望着土地出让收入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超越地方局限来获得合作的利益呢?李铁认为,北京对周边的辐射不是通过工业辐射,北京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北京不是一个工业城市。上个世纪80年代长三角、珠三角都在发展都乡镇企业,连天津郊区都是乡镇企业,但北京基本没有乡镇企业,因为北京没有工业。北京市对河北省和天津市的辐射只是服务业辐射,这是它的最大优势。不过,高端服务业可能也难以离开北京。对于天津和河北来说,最应该利用的是北京的消费和市场,作为实际人口接近3000万的超级大城市,北京的消费市场极大,而且早已在溢出,天津和河北省谁能抓住北京的消费市场,谁就会争取主动。这比争取一两个破工厂要强太多了。
  【中民投可能成为市场化改革的“试金石”】 正当产业债的信用风险不断被扩大,大型商业银行在年报中公开指责实体经济是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之际,经过国务院总理签字批准的“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民投”)已经正式行进在路上了。
  中民投的重要业务之一是对部分过剩产业进行整合。与“传统思维”不同的是,该公司整合的行业是中国最典型的三大产能过剩行业——钢铁、光伏和船舶。据悉,注册资本约500亿、股权高度分散的中民投将成为一个涵盖金融、钢铁、光伏、船舶四大板块的资本运作平台,在对三个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的同时,也将通过土地开发等资本运作手段,打通各个资产环节。未来,中民投将成为一个控股集团,对民生银行、民生租赁、民生电商等公司进行控股,并会介入各种有前景的实业投资,建立一个金融加产业的帝国。
  进一步的披露显示,中民投下属的钢铁、光伏和船舶三大板块的平台,部分已经搭建完毕。以钢铁板块为例,中民投选择方大集团、德龙钢铁集团、建龙集团和四川川威集团四家民营钢铁公司作为兼并重组和行业整合的平台,设想通过收购兼并,在全国掌控1亿吨左右的钢铁产能。在此基础上,统一铁矿石采购和钢材销售,并进行产能置换、土地盘活和商业开发等钢厂资产盘活工作,包括在旧有的厂区或土地上与地方政府共同规划开发各种功能区。
  在安邦研究人员看来,中民投的成立极具典型意义,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化和放权的一个标志性行动。这不仅体现了民间资本对包括产能过剩行业在内的实体经济的信心,也体现了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担当。这显然不是某些商业银行只注重本部门的风险防控,以及某些监管部门只知道下行政命令关停产能过剩企业的做法可以相比拟的。
  不过,我们担心的是,戴着国字头桂冠的中民投的未来运作也依然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因为其能否成功运作几乎涉及到改革的方方面面。今后,中民投在实际业务中的便利程度,也是衡量市场化改革是否真干的标志。
  一是行业整合是否会遭遇行业垄断央企的抵制。此前有勃勃雄心的大型民营钢铁企业就是被某央企暗中抵制而夭折,企业家甚至变成了阶下囚,活生生变成了“狗熊”。
  二是产能整合能够多大程度得到产能过剩调整政策的配合,包括土地改性、金融政策、债务重组。比如产能置换需要多地区指标的集中和区域布局,需要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协调放行;企业如何进行债务重组而不让中民投兜底;被调整产能后的企业的土地如何改性,需要当地政府调整规划的配合;金融政策如何支持产能重组,而不是一律被限制贷款、发债等融资操作;产能整合后的企业如何得到正常的金融政策支持,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
  三是中民投如何走出去投资,包括转移产能,也需要得到相关部门政策的支持。过剩产能也是一种财富,而广大的新兴经济体期盼着中国产能的转移。因此,中民投在全球产业链建设方面,包括配套相应的金融政策,也需要得到监管部门积极的响应。
  尤为重要的是,中民投如何在产能过剩整治政策形成的不良资产处置上进行试点,需要监管部门的鼓励和支持。而该领域,还会影响现有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利益,如何得到公平的对待更是考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市场化改革路线的试金石。此外,中民投的探索还应当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而不是成为有幸挤入特殊利益集团的特权新贵。
  最终分析结论:中民投对产能过剩行业的整合重组体现了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担当,如何推进中民投的试点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已经成为检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市场化改革路线的试金石。
  【PPP模式急需完善监管规则】 在BT(建设转让)模式被监管约束的情况下,地方冀望通过PPP模式改善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压力。有接近浙江省财政厅的人士披露,浙江省正在草拟具体方案,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PPP(公私合营)项目储备主要由市、县级来做,省级财政主要负责制度建设、风险监管。”据河南省相关部门测算,2013-2015年三年,如果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30%、城镇基础设施的50%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投资予以满足,财政资金相关支出,将减少1/3左右。财政部负责PPP推广的金融司司长孙晓霞也坦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向企业承诺了过高的收益率,在高利润的诱惑下,有的企业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就贸然进入,结果项目运营之后,政府负担不了这么大的支出压力,项目收益也就难以保证,出现政府与企业“双输”的局面。市政基础设施领域,一些经营性项目很多是能赚钱的,现在是由政府的平台公司在做,国有企业由于效率较低老是叫苦说不赚钱。在中小城市,市场空间就那么大,政府平台公司已经在做了,社会资本可能就很难参与。更有业内人士表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领域,包括道路交通、污水、固废处理、教育、医疗各个方面都可以采用PPP模式,国内PPP项目至少有七八千个。此前,由于PPP项目五花八门,一般由城市政府与社会资本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谈,没有统一的合约规范,而且项目涉及到交通、市政、水务、环保、财政等众多部门,后续经营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而PPP项目周期长,涉及的资金量都比较大,一旦出现问题对社会公众、对政府公信力以及企业和就业都有很大影响。实际上,PPP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有过一轮热潮,2004年左右又有一轮,2013年底开始这一波可以算是第三轮建设热潮,但至今没有完全成熟的操作模式。目前,财政部正在着手建立PPP工作机制,并积极推动设立PPP管理机构,加强对风险分担、竞争机制、政府合理承诺、后续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统一指导。在我们看来,PPP模式已经到了不得不完善监管规则的时刻,考虑到各地政府在地区经济资源分配上的强势,在地方债务约束地方举债的当下,地方政府可能强制民间资本参与PPP,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规则的出台,民间资本的利益将得不到保护,并且为地方债务(尤其是或有债务)增长埋下更大的隐患。
  【内地与香港监管层详解“沪港通”细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沪港通”后,这项被称为“小型直通车”的政策迅速引起内地与香港两地投资者的关注。日前,两地监管层分别详解“沪港通”的细节。中国证监会有关负责人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有关“沪港通”的问题予以回答。在额度控制方面,沪、港交易所通过对交易数据的实时监控,实现沪港通额度监控。一是在可用余额计算方面,通过对买卖订单申报、订单撤销、及成交结果即时数据的计算,对可用余额进行实时统计。二是在监管数据报告方面,每日交易结束后,将分别计算出沪股通和港股通业务各自的额度使用量和可用余额,并向市场公布。在信息披露方面,对于A+H股,两地信息同步披露,不存在信息披露的差异问题。从实际操作来看,A+H股上市公司在沪、港交易所当日收盘后至次日开盘前重合的时段同步进行信息披露,从而保证两地投资者平等享有信息知情权。对于非A+H股,上市公司根据上市地交易所的要求披露信息,投资者按照惯例获取相关信息,交易所会员给予必要的协助,也不存在时差问题。以境内投资者投资港交所挂牌证券为例,港股通业务所涉的香港上市公司按照港交所的要求披露信息,其中包含中文版,由港交所负责监管。对于两地交易日的差异,如2013年有23天差异。对此双方商定:如一方开市、一方休市,休市一方不提供参与开市一方的交易服务,并提前发布公告。对于税费的问题,基本原则是按照双方交易所和结算所税费标准收费,不新增投资者成本。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则表示,“沪港通”仍有很多细节要商讨,有待沪港两地监管机构达成共识后,由港交所公布。他并指出,基于两地金融安全考虑,互联互通的限额短期内不会随便改变,未来按市场情况,循序渐进商讨是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