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重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平方米

12.07.2016  14:36

  日前,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有序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加强学校、医院、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布局建设一批体育场馆。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如何围绕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在进一步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公共体育服务配套等方面继续发力?“体育发展成果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近日,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辛世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从强化“体育为民惠民”、丰富体育产品供给、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等方面着手,推进我市公共体育服务均衡发展,让群众享受体育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增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便民惠民

  近年来,全市已累计建成公益性体育场36座、体育馆39座、游泳馆(池)31座;建设乡镇健身广场364个,44%的乡镇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440个,覆盖全市97%的行政村;建设全民健身登山步道143条,实现区县全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7平方米。

  “《实施意见》的出台,对我市公共体育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这需要在‘增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便民惠民’。”辛世杰认为。

  下一步,我市将以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突破口,不断完善区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网络。

  为此,市体育局准备在2016-2017年,分批建设社区健身站600个,使城市社区健身站覆盖率达50%,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

  “这600个社区健身站不止是提供场地设施那么简单。”辛世杰告诉记者,每个社区健身站都有较完善的体育活动管理制度,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基本的活动项目,有管理机构和负责人,经常对居民开展培训和指导,还有组织和指导社区成员开展体育锻炼的社体指导员。社区健身站建成后,将建立服务工作档案,坚持经常开展活动,每月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以最大容量吸纳社区居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同时,侧重我市农村、边远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设施建设,每年新建和更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各500个,建设乡镇健身广场50个,笼式足球场3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和全民健身中心10个。

  力争到2020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高到1.7平方米以上。

  为群众“量身打造”更多的体育活动

  近年来,重庆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呈爆发式增长,社会层面参与体育的热情正在不断被激发、释放。我市打造了重庆市全民健身运动会、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国际攀联世界杯攀岩赛(重庆站)、中国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环中国自行车赛(重庆巴南站)等一批享誉国际的品牌赛事,全市50%以上的区县创建了区域特色的品牌赛事活动。

  据统计,2015年全市举办各类群体性赛事达2000次左右,参与人数达到1千万人次以上。

  “如今,市民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要不断丰富体育产品的供给。如何丰富?产业要先行。”辛世杰认为。

  为对接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市体育局结合《实施意见》,规划打造了“一核两带多基地”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指在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发展健身休闲、赛事表演、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两带”指依托重庆山水、森林、民俗资源,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水上运动娱乐服务带,发展赛艇、皮艇、滑水等特色运动;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打造户外运动和民俗体育休闲旅游服务带,发展登山、攀岩、探险、漂流等旅游项目。“多基地”指依托城市发展新区工业化地位,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体育文化创意等产业基地。

  下一步,市体育局还将为重庆市民“量身打造”一批品牌赛事活动。

  发挥重庆国际马拉松现有品牌影响力,在全市范围内增设重马系列赛。将龙舟、路跑、冬泳(水上运动)、户外运动、羽毛球等部分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品牌赛事打造成金牌赛事,将群众参与度高的部分大众赛事提档升级为品牌赛事。

  还将结合重庆大山大水的特点,新打造一批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体现重庆区域、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赛事活动。到2020年,重庆市知名度较高的金牌赛事达到8个以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赛事达到20个以上,每个区县至少有1个群众参与度高、影响力较大的品牌群体赛事。

  让群众享受体育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

  “在做好产品供给的同时,还要加强公共体育服务能力的提升,让群众真正从体育事业发展中找到幸福感、获得感。”辛世杰表示。

  具体讲,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体育”的作用,建立科学、统一、全面、协调的全民健身信息管理制度,通过信息、数据等平台将全民健身工作多维度连接,提升全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重庆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网”、“重庆微体育”、“SPORT重庆”、“体育重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接下来,市体育局将充分发挥网络和微信平台的作用,第一时间为市民提供群众体育活动资讯、提供报名通道及体育场馆等优惠信息。同时,还将加大技术开发,为市民免费提供在线体质监测以及科学健身指导的微课视频,逐步建立起重庆市全民健身大数据中心。

  近年,市体育局通过创建“群众身边的好体育人”活动和“寻找重庆民间健身达人”活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群众身边,开展体育技能传授、健身锻炼指导、体育组织管理等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全市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6111人,平均每万人拥有15名社体指导员。

  下一步,我市将每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00名以上,组织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示范活动5次以上,引导市民群众的健身意识从“要我锻炼”向“我要锻炼”转变。到2020年,实现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4名。

  同时,每年新建国民体质监测示范(站)点10个,开展经常性的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工作。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