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飞出“金凤凰” 看城口如何在大巴山书写脱贫故事

24.04.2019  09:31
曹勇的山地鸡养殖基地 记者 唐雨 摄

  城口县地处渝东北,位于大巴山南麓,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这片红色的土地要在大巴山上书写自己的脱贫故事。

  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城口县坪坝镇便把山地鸡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以小家禽带动大脱贫,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致富路”,原本自养自用的家禽,成了山坳里飞出的脱贫“金凤凰”。

   高山来了群“金凤凰

  车辆缓慢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河谷两岸的高山连绵不绝,白墙黛瓦的楼房错落分布于道路两侧,终点是城口坪坝镇议学村一个叫穿孔崖的地方,听说,这个地方因在山中有一个崖洞而得名。

  穿孔崖的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山上,正是由于高山上良好的地势和气候,这里养出的山地鸡肉质鲜美,尤为出名,吸引着外地企业前来投资办厂,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曹勇和他的勇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个。

  2018年年初,在外做山地鸡生意的曹勇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了城口鸡,心中便燃起了不小的兴趣。曹勇说,来到议学村,发现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山林资源丰富,确实非常适宜山地鸡养殖,于是很快便做了在大梁山发展山地鸡产业的决定。

  2018年5月28日,曹勇成立重庆勇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城口坪坝镇建起了城口最大的山地鸡养殖基地,充分利用大梁山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山地鸡养殖产业。

  如今,这个山地鸡养殖基地已经初具规模。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看到,在山地鸡养殖基地有几个集中搭建起来的棚舍,在棚舍附近,成群的山地鸡在山林中觅食、悠闲散步,不时有体格强健的山地鸡飞上树梢。

   金凤凰”带来致富经

  山地鸡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曹勇带来了收入,也为议学村村民带来了致富增收渠道。

  曹勇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山地鸡鸡棚由坪坝镇议学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投资修建,折资入股到企业,企业按照生态山地鸡出栏量每只鸡0.5元,每枚鸡蛋0.03元提取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如年出栏山地鸡不足20万只时,企业按照20万只的标准保底给集体经济组织分红,且每年分红金额不得低于10万元。企业负责则生产销售,村民将土地和山林流转给企业,每年收固定租金,同时,企业会雇佣大量农户在基地内务工,帮助群众实现土地林地租金收益和务工收益,带动群众自己发展实现生产收益。

  “我跟附近的30户农户签订了合同,以土地400元一亩,山林2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了附近村民的土地120亩用来搭棚,山林2200亩来为山地鸡提供活动场所。”曹勇说,他们还提供鸡苗和饲料,村民只需要出劳动力养,鸡苗12块钱一个,饲料赊账给农户,出栏时,公司再20一斤收回来,届时会扣除饲料钱。

  去年,是山地鸡基地建设的第一年,累计出栏了12万只鸡。“今年这个数字还将扩大,”曹勇说:“目前,今年基地一期项目年出栏商品鸡在20万只以上,平均每只售价按58元计算,可实现年产值1160万元,每只利润按10元计算,可实现年利润200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每年最低分红10万元。” 

  议学村村民文天昊是山地鸡基地的饲养员,也是这里的“观察员”。

  “每天天不亮我就起床,到鸡栏看看,通过鸡的呼吸和粪便,观察山地鸡的健康状态,如果有异常,就要及时处理了。”文天昊说,以前家乡穷,自己也和村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进过电子厂,也进过矿山,一年都回不了一两次家,现在在养殖场工作,平均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元,不仅离家近,也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

  和文天昊一起在这里上班的,还有附近村里的20余名村民。

  据了解,接下来,坪坝镇还打算以“企业+创业经济人+贫困户带动”的模式,与企业合作,让有经营能力的返乡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申请创业,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