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加快打造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体系
近期,渝北区结合“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要求及辖区公共交通需求,专门制定了《渝北区公交提能提质专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到2019年,全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5%,城市建成区公共汽车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万人公共汽车保有量达到16标台,常规公交进场率达到70%,实现居民出行更便捷、乘坐更舒适、换乘更方便的目标。
推动公交提能提质。未来几年,渝北区将在“内畅外联”三年行动框架下,坚持“交通惠民、服务发展”和“当期可承受、未来可持续”思路,着重抓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交优先路权保障、明晰公交线网层级、合理配置公交运力、提高智慧交通水平等工作,努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站场节点为支撑、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渝北区运管处采取有效措施将重点推进江北机场T3、红旗河沟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和升级改造以及仙桃街道、前沿科技城等区域新开发项目的公交首末站配建。全面加强公交站场建设,积极推进公交中途停靠站建设,实施公交站场配建制度,保障《渝北区公交站场及首末站布点规划》的落地,提升公交基础设施供给。
提升高峰时段公交平均运营速度。渝北区积极落实城市重要路段和高峰时段的公共交通“优先路权”,力争在主要客流通道建设公交优先道30公里,努力实现与市级规划建设的公交优先道互联。到2019年高峰时段公交平均运营速度提升20%,达20公里/小时。按照“抽密、填疏、补空”的思路,着力构建公交快线、次干线、支线功能明确、相互协调的三级公交线网体系,分区域、分层次、按功能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形成由骨干公交线、次干公交线、接驳公交支线和定制公交线构成的“3+1”公交线网格局。
《工作方案》还提出,渝北区将投入专项资金实施车辆提质工程,至2019年,城区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5%,万人公共汽车保有量达到16标台,全区公交运力总体规模达到3200标台左右。同时加快智慧交通综合平台建设,构建可靠的公交出行信息监测与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调度改造,切实提高公交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公交企业数据与智慧交通综合平台互联;适应个性化出行需求,大力实施“互联网+公交”策略,从而全面提升智慧交通水平和乘客乘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