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力争到2020年创建30个左右中国特色小镇

23.03.2017  22:47
  “建设特色小城镇,重庆大有可为!”市城乡建委村镇建设处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近年来,我市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以市级中心镇为突破口推动小城镇建设取得有效进展,为下一步打造更多特色小城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110个市级中心镇基本实现“561”工程全覆盖
  “小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我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市城乡建委村镇建设处吴鑫说,我市早在2003年市委二届三次全会就提出: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2007年,我市将万州分水、黔江濯水、大足龙水、九龙坡白市驿等“三水一驿”4个小城镇作为市级重点示范镇,探索完善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2010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意见》,确定了110个市级中心镇,并从资金、用地、金融等方面明确了系列支持政策。
  2010年至2016年,市财政设立中心镇专项资金,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0亿元,按照“缺什么建什么”的原则,重点支持各中心镇实施“561”工程。“5”即“5个1”:1个综合性市民广场、1条绕城公路或过境道路改道、1座水质达标的自来水厂或站、1座简易污水处理厂、1个垃圾收运处理系统;“6”即“6个有”:有1个完善的镇级卫生服务体系、有1个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有1所福利院或敬老院、有1个品牌超市、有1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有1个汽车客运站。“1”就是1条特色商业街。
  到去年底,“561”工程在110个市级中心镇基本实现全覆盖,切实改善了这些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使其承载功能更加完善,示范带动效应更加明显。
  特色小城镇建设扬帆启航
  国家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后,我市立即启动相关工作。吴鑫透露,我市现已从110个市级中心镇中遴选出35个市级特色小城镇,并调整市级中心镇建设补助政策,重点用于特色小城镇建设补助。
  与建设市级中心镇有所不同的是,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将引入竞争机制,将根据各镇项目实施进度、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等绩效评价的结果进行分配。另外还引入能上能下的淘汰机制,部分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镇将被淘汰出市级特色小城镇名单,取消专项补助,部分表现突出的镇可被新增入市级特色小城镇名单。
  在使用方向上,专项补助资金将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着力点,以加强规划引领、加强风貌整治、完善城镇功能、完善园林绿化、完善人居环境等“两加强三完善”为主要内容,着力解决规划建设品质不高、功能不足、特色不显、配套不够、环境不优等突出问题。
  “我们建设市级特色小城镇,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引领示范作用。”吴鑫说,现在,我市不少区县也开始大力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如荣昌区就依托当地的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重点打造安陶小镇、夏布小镇、万灵古镇三个特色小城镇;江津区则设立了首期30亿元的新型城镇化专项基金,对原5个市级中心镇每年每镇投入1000万元,16个一般建制镇每年每镇投入500万元,55个撤乡并镇后仍在赶集的老场镇每年分别投入50万元-100万元,连续投入3年。
  吴鑫表示,我市将深入推进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建成一批空间美、街区美、生活美、风景美、生态美的特色小城镇,创建3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美丽宜居的中国特色小镇。
  需要从大视野着眼大战略着手
  “推进特色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只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工程。”吴鑫认为,要推动我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还需有关部门、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形成更加有力的支撑体系。
  一方面,要从大视野着手,从我市五大功能区域布局、一体化城镇体系来明确小城镇的功能定位,使其融入重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更好发挥连接城乡作用。与此同时,还要发掘小城镇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资源,抓住独特的核心优势,将其放大、延伸、强化,做成品牌。江津区四屏镇作为一个新设立不久、默默无闻小镇,此次能被列入西部百个特色小城镇名单,就在于抓住  了富硒富氧这一独特的核心优势资源。
  另一方面,要从大战略着手。推动小城镇成长的“力”,一靠自然人文资源禀赋、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发展水平等先天基础条件,二靠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等后天因素推动。即使是前期扶持力度较大、发展基础较好的110个市级中心镇,目前仍普遍存在缺产业支撑、缺融资渠道、缺用地指标、缺专业人才等突出问题,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均不够有力。为此,有必要从大战略着手,对特色小城镇建设进行综合施策、一镇一策,把特色小城镇打造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