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基层档案馆建设刻不容缓

10.03.2015  11:41
       

达州,位于四川省东部,辖4县1市2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690万人,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资源富市和交通枢纽,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是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站。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达州的档案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达州人民日益增长的档案需求“捧红”了档案工作,尤其是民生档案查阅利用,不但牵动着当地群众的心,也吸引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达州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佳鹏的高度关注。

  “当前,档案在记录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价值日益凸显。档案馆是整个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不但是档案的‘栖息之地’,而且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和电子文件管理中心。因此,加强档案馆建设与民生档案工作,不断满足百姓的档案查阅需求,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在今年两会期间,杨佳鹏提出如上建议。

杨佳鹏说,建好档案馆是档案事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全市档案工作无论是在基础业务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档案安全保管、档案高效利用、档案数字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但是,由于全市财力薄弱、资金缺乏,全市档案馆建设相对滞后,总体发展尚不平衡。尤其是市档案馆,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为砖混结构,库房容积小,馆内设备设施简陋,档案无法正常接收,导致档案利用率低,不能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时间推移,档案资源的保管、档案馆功能的拓展、档案展厅的延伸和档案资料的查阅利用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实际上,这也或许是我国中西部档案馆现状的一个缩影,因此,加强中西部地区基层档案馆建设刻不容缓。

  “我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档案馆(室)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对档案馆(室)基础设施、档案馆(室)安全体系、数字档案馆(室)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将档案征集、抢救保护、安全保密、数字化、现代化管理、利用服务、信息开发、陈列展览及设备购置与维护等方面的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档案工作各项经费。同时,各级财政、编办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努力,保障和支持国家档案馆事业发展。在建好档案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档案馆的设备设施,丰富馆藏资料,增加服务功能和服务渠道,充分发挥档案馆在保管档案、信息传播、社会教育、记录历史、服务公众等方面所具备的独特功能。

  “建好档案馆后,要着力抓好民生档案工作。”杨佳鹏说。“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民生工作,加大了对民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夯实惠民、利民、为民的基础。这些民生工程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也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民生资源和有用信息,搭建了档案事业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

  “对此,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民生档案工作。首先,要抓好民生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尤其要做好就业、社会保障、婚姻、低保等方面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按时移交国家综合档案馆。其次,要抓好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着力抓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各个领域的民生档案,积极丰富民生档案载体。再次,要加快民生档案数字化建设,提升档案馆(室)数字化水平。切实搞好民生档案数字化加工,建立目录数据库,编制专题机读目录,实现档案馆(室)民生档案资源共享和数字化查阅利用。最后,要做好民生档案的利用服务。要切实转变服务方式,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主动服务,让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