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綦江:做好扶志“六篇文章”治懒致富(《重庆扶贫专报》第12期)

01.03.2019  16:43

  

        綦江区坚持物质精神两手抓、内因外因双驱动、激励约束齐发力,以“双扶”工作为抓手,紧扣“政策、培训、帮扶、产业、典型、乡风”六篇文章,不断营造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舆论氛围,积极树立自立自强、脱贫光荣的社会导向,持续激发自力更生、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2018年,綦江区脱贫1058户2461人。

  

          一、做好插柳成荫“政策文章”。以“一会一榜一奖惩”(政策宣讲会,红黑公示榜,奖惩明细单)为抓手。一是在方式上实现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依托“两微、一报、一网、一台、一端”等区级媒体资源,按照“群众点餐、大题小讲”原则,采用入户宣讲、政策上墙的方式,实现扶贫政策宣传全覆盖。二是在方法上统筹教育劝导、舆论约束、物质奖惩三管齐下。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在技术培训、资金援助、就业指导等方面,重点倾斜“想脱贫”的贫困户,倒逼贫困群众比学赶超。三是在效果上以亮激志、以奖励志。对先进典型亮“红榜”表彰奖励,对后进典型亮“黑榜”批评帮教,把“等靠要”“争访闹”置于道德评判和公众监督之下,以评明真伪。

  

        二、做好育种蹲苗“培训文章”。一是让贫困对象“能干”。2018年,举办贫困户专场大型招聘会4场、赶场天招聘会9场,针对性开展专业就业、雨露技工、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各类培训100余期,受训4000余人次,努力实现贫困户“1户1人1技能”。二是让贫困对象“可干”。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多个渠道实现就业创业近1000人。

  

          三、做好破土而出“帮扶文章”。一是干部帮。明确“区级领导包镇村、街镇领导包片、驻村工作队驻村、区级部门指导、企业资助、大学生村官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层层解读政策、分析当前发展,制定“一户一策”脱贫措施,让贫困对象积极转变观念。二是能人帮。依靠能人“传帮带”,通过领办公司企业、组建经济组织、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以经济实体“大手”,拉起贫困群众“小手”。该区115家企业、78名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能人创实业、群众创家业互促共赢。2018年带动贫困户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92家,家庭农场41家,养殖大户46家,贫困村新发展农民合作社5家。

  

        四、做好老树新枝“产业文章”。一是创新“补助+”方式。设立贫困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500万元,分类细化贫困户产业发展补助项目及标准,且到户产业补助政策三年不变。2018年以来,补助发展产业贫困户2438户,补助资金581万元。二是盘活“三变+”模式。创新“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引导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建立并大力推广山林黑猪寄养、中蜂托管等产业发展模式。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拿租金、参与劳动领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形成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三是拓展“项目+”思维。按照“改补为奖、改补为借、改补为股、改补为投”原则,鼓励本地贫困户采取投工投劳等方式,积极参与项目建设。选择责任心强、懂技术贫困户参与扶贫项目的申请、施工、验收等全过程,增加贫困对象获得感。

  

        五、做好春华秋实“典型文章”。一是树立典型。深度挖掘报道基层一线无私奉献、自主创业、不等不靠的典型人物案例,印发《綦江区关于表彰精准脱贫先进典型的通报》,对蒲德海等40名“脱贫致富光荣户”、池绍瑜等19名“带贫致富先进个人”、重庆市乐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8家“带贫致富先进单位”予以表彰。二是专题宣讲。以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在25个脱贫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巡回宣讲,通过分享其勤劳苦干脱贫致富、感恩家乡带贫济困的故事,鼓励贫困对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六、做好瓜熟蒂落“乡风文章”。一是扬正气革陋习。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把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不尽孝道忤逆老人、打牌赌博低俗娱乐、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等不良风气刹下去。全员开展“续家谱、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营造家家户户建设好家庭、弘扬好家风的浓厚氛围。二是正民风刹歪风。全区378个村(社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修订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增进共识、形成认同。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对有能力拒不赡养老人的,采取移交司法机关等强制措施狠治歪风,从根本上斩断“等靠要”的思想。

  

                                          (根据綦江区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