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尊重规律 改革创新 着力补上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11.08.2016  18:10
  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部分省市推进地下管廊建设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统筹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副部长倪虹在会上强调,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着力补上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必须尊重规律,统筹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改革创新,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倪虹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强调要补上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作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这既是我们工作的机遇,也是压力,更是动力,必须抢抓机遇,善乘东风,着力补上补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排水防涝设施、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等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补上补好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补上补好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大举措;我们一定还要认识到,补上补好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责任担当。
  倪虹强调,要尊重规律、创新理念、统筹协力,开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新局面。一要抓好地下空间规划的“多规合一”,切实提高各类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实施性,实现地下空间的统筹协调利用,合理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和排水防涝等各类设施。二要深刻认识和更新治水理念,将城市排水防涝与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协同起来推进,将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统筹协调起来,用好“渗、滞、蓄、净、用、排”6字箴言,构建以“源头减排系统、排水管渠系统、排涝除险系统、超标应急系统”为核心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并与城市防洪体系做好充分衔接。三要积极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要放宽市场准入,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要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创新运营模式,实现社会资本的合理回报。四要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排水防涝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注重安全、质量优先。
  倪虹要求,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必须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排涝设施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抓紧梳理出城市易涝点清单,力争到“十三五”末切实解决重点城市内涝和看“海”问题。二是研究破解管线入廊收费问题,这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的前提,必须要突破。各试点城市要大胆探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会加强指导。三是完善管廊建设标准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和有关省市一道重点推进特殊管线敷设规范以及管廊运行维护和安全技术等标准的制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四是今年“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的目标任务,必须完成。目前,全国总体进展顺利,但各地进展不平衡。各省市要采取积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
  倪虹还特别强调要抓好城市安全运行,做好当前防汛排涝工作。
  15个省、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委)负责人,19个管廊(海绵)试点城市政府领导参加了会议。厦门、长沙、郑州、成都等地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中国建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