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区“五大机制”强化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建设

21.06.2016  01:31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做好社会救助与医疗、教育、住房等其他社会救助政策以及促进就业政策的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各镇(街)建立完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强化队伍建设,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区、镇(街)、村(居)社会救助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建设。各镇(街)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站,辖区人口4万以上的镇(街)配置4名以上专(兼)职工作人员,4万以下的配置2名。配齐配强村(居)委会社会保障员,每个村(居)委会至少落实1-2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每年开展2次以上业务培训,保障工作场所、条件和待遇。

  强化信息比对,完善核对机制。建立区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站,建设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系统,将工商、税务、人社、财政、公安、卫计等信息纳入平台,进行信息比对。

  强化责任落实,完善考核机制。 各镇(街)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区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措施对工作绩效突出的镇(街)给予奖励。

  强化经费预算,完善保障机制。区财政按照每名低保对象不低于20元的标准为区最低生活保障事务中心配备工作经费;各镇(街)按照每名低保对象不低于15元(其中镇(街)级5元/人,村社区级10元/人)及辖区人口人均不低于0.4元的标准安排工作经费,所需经费纳入区财政统一预算安排。(刘君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