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助阵!白市驿镇川剧院开演了

02.04.2018  10:34

  成渝古道重镇白市驿解放前就是戏窝子,今后剧院的演出频次尽量保证每月4场

  “梅花奖”得主黄荣华(图左)与“白玉兰奖”得主张建平(图右)表演《阖宫欢庆》。本报记者 高科 摄

  88岁的川剧迷李爷爷家住大渡口区茄子溪,昨天上午,他换乘好几趟公交,辗转来到九龙坡区白市驿。当天,重庆唯一“川剧之乡”白市驿新建的白市驿镇川剧院开场首演,“梅花奖”得主黄荣华和“白玉兰奖”得主张建平两位川剧名家到场助阵,众多戏迷闻讯赶来追角儿。“白市驿川剧发展本就令人欣慰,新剧院更让我看到传承的星火。”化妆间里,黄荣华笑着说。

  院坝戏终“登堂入室

  成渝古道重镇白市驿有着悠久的川剧传统。“这里交通便利人来人往,解放前不但常有川剧班子流动演出,小镇的上中下三条小街还分别有玩友组织,算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白市驿川剧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刘永正告诉记者。

  81岁的刘永正是土生土长的白市驿人,说起儿时的川剧记忆历历在目,“小时候但凡赶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玩友们就聚在茶馆或院坝,演员也不化妆,就坐在板凳上清唱,有的还要兼乐器,虽然不能跟唱念做打俱全的大戏比,但这种‘座唱’也很考验功力。

  刘永正如今也是市级非遗项目川剧传承人,他笑称,没想到活这么大岁数还能看到新剧院落成。“虽然白市驿两次被授予全市唯一的川剧之乡,但以前基本算是当地工人农民为主体的院坝戏,演出和观看都很随意,现在的新剧院很漂亮,也照亮了我们民间川剧人的胸膛。

  “新剧院是原白市驿政府礼堂改建的,总面积660平方米,座位396个,灯光和音响设备也是专业级的。”九龙坡区戏剧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雍其华说,按照计划,今后剧院的演出频次将尽量保证每月4场,“白市驿川剧等民间艺术发展,也折射着重庆艺术的蓬勃态势,硬件的改善对于推动持续向好发展很有意义。

  名家携手为传承助力

  黄荣华、张建平从市川剧院退休后主要从事传承教学工作,尤其是黄荣华,已经很少登台亮嗓。两位名家携手的《阖宫欢庆》无疑是开场秀最大亮点,但黄荣华却很谦虚,“今天的主角是白市驿的民间川剧爱好者们,我们主要是来捧个场,也顺便过过戏瘾。

  一旁的张建平点头补充道,“这里的川剧活跃度相当高,比如驿都实验学校专门开了川剧兴趣班,我受邀教过几年,从中发现了一些好苗子,后来还有学生考进川剧院从事专业表演,我觉得民间的热情和政府的重视相辅相成,‘川剧之乡’名副其实。

  “说真的我很感动,演了一辈子川剧,见证了传统戏曲行业在新时代全面复兴。”黄荣华感慨,不但有高龄戏迷专程赶来,现场还聚集了那么多各年龄层戏迷,“我身体不太好,上周还生了病,所以现在很少登台唱了,今天还是很受鼓舞,只要条件允许,唱戏也好教戏也罢,我愿意以传承人的身份最大程度发挥余热。

  曲艺名家曾令弟受邀担当白市驿川剧联合会顾问,七十多岁的他也赶来助阵,“川剧跟我所学隔着行当,但戏剧曲艺本也相通,我觉得有了新剧院还得思考如何守住阵地、搭台唱好戏,在大力倡导文化自信的当下,真正实现川剧的复兴。”本报记者 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