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政才在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3.11.2015  19:56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前不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指导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科学谋划好我市“十三五”发展。
  现在,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就《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并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过程及基本框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科学制定、扎实实施重庆“十三五”规划,对于我市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步伐,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是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开展的。市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明确要求认真学习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坚持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以改革的精神、开放的意识、创新的理念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科学制定好我市“十三五”规划《建议》。去年6月,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对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专题调研工作作出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今年3月,市委成立了四届七次全会文件起草组,由我担任组长,黄奇帆同志、张国清同志、翁杰明同志担任副组长,相关市领导及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起草组下设工作班子,具体负责起草工作。
  《建议》起草历时8个多月,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可以说是一个深入调研、科学决策的过程,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一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过程。市委下发通知书面征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对《建议》起草的意见,并分别召开部分区县、市级部门、专家学者3个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市委常委会多次认真审议,还专门召开1次市委中心组(扩大)专题研讨会、2次相关市级领导同志专题会研究讨论。在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起草形成了《建议》初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文件起草组又根据中央精神对《建议》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下发市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同时,召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和部分老干部2个座谈会,听取意见。从反馈情况看,各方面对《建议》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建议》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重庆实际,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目标任务,对于我市推进“十三五”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大家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更加深入、更具前瞻性的分析。二是更加突出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在更高水平上促进全市一体化科学发展。三是进一步回应社会需求,强化民生指标,突出社会事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四是突出加快发展动力转换这个关键,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保“硬约束”指标要更科学、更全面、更严格。六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市委常委会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能吸收的尽量吸收,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提交本次全会审议的《建议》。
  《建议》着重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发展理念,明确了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指导性,一些具体工作则留给规划纲要去部署。《建议》分为五大板块、九个部分。第一板块即第一部分,“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科学分析了形势,提出指导思想和原则;第二板块即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基本理念”,集中阐述了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第三板块即第三至第七部分,根据五大发展理念部署了五个方面的任务,分别是“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均衡性”、“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共享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第四板块即第八部分,“推进地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等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第五板块即第九部分,“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强调的是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这样谋篇布局,使《建议》既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又突出重庆实际。
  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
  准确分析和把握形势,是谋划发展、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要放到全国乃至全球大格局中去把握,放到重庆发展的历史纵深中去把握。不仅看自身条件、也看外部环境,不仅看现有基础、也看未来走向,不仅看到机遇和有利条件、还要看到困难和挑战。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将保持良好势头、进入新的阶段。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五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重庆实际,科学谋划和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目标、稳定是第一责任,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良好的发展局面值得倍加珍惜。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要因势利导、科学把握、善加利用。从国家层面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为做好我市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抓手、总方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释放新的发展活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将进一步破除制约我市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依法治国扎实推进,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有效发挥,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为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系列重大部署,为我市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优势,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我市在更大范围扩大开放、深化协作、配置资源,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加快自身发展;信息化快速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深刻地改变了我市地处内陆的发展条件,有利于我市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从我市自身看,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全面依法治市深入推进,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日益完善,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人口聚集能力和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升,干部群众精神振奋、积极作为等。这些都是我市发展的现实优势和未来潜力。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妥善应对。从外部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情国情不断变化,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也相应变化。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削弱,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这对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的我市来说,是一个很大考验。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对我市产业发展形成了“双向挤压”,等等。从自身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多年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将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不断显现出来,个别的还会表现得比较突出。比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支柱产业比较单一,创新要素聚集不足、创新驱动能力较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以及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加快推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亟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发展动力转换中的阶段性问题,有的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个性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面对问题麻木不仁或束手无策。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综合各方面因素,科学谋划“十三五”发展,要在把握大势上有全局眼光,做到举重若轻,有定力、不慌神;在工作推动上坚持问题导向,做到举轻若重,不大意、不懈怠。关键要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势。新常态下,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在换挡,结构调整在深化,发展动力在转换。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变化和发展要求,创新发展理念,谋划发展对策,促进经济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和群众致富协调互动。为此,要坚持科学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辩证看待经济运行的波动,更加注重看整体、看主流;辩证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更加注重看质量、看内涵;辩证看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取舍,更加注重看潜力、看可持续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更加注重看后劲、看协同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更加注重看苗头、看规律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利弊,更加注重看大局、看长远;辩证看待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更加注重看统筹性、协调性;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注重看关联性、互动性。这“八个辩证看待”,是我市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新认识新要求,是谋划我市“十三五”发展的重要遵循。对于这些发展趋势和规律,我们要全面认识、保持定力,积极作为、乘势而上。
  三、谋划我市“十三五”发展必须把握好的重大问题
  谋划我市“十三五”发展,必须把握好方向性、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科学确立“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基本理念。这里,强调四个问题:
  (一)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是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是“十三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谋划我市“十三五”发展,必须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主线,在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等方面,既充分体现“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又充分体现“四个全面”的工作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未来五年我市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胜利。因此,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不动摇,着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在补齐脱贫攻坚、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和改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等短板方面下大功夫。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要统筹推进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把全面依法治市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党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二)科学确立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重在战略性、宏观性、原则性、政策性。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顺应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转换发展动力,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在这一指导思想中,关键是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有四点必须深刻认识、准确理解、牢牢把握:一是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这一重要部署。这是重庆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也是我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部署和路径选择,要不断研究深化、一以贯之坚持下去。二是抓住发展动力转换这个关键。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形成经济发展的“混合动力”。三是强化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个基本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四是紧扣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这个目的。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做好“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六个坚持”原则,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开放、坚持全面依法治市、坚持党的领导。这些原则,既符合中央要求,又体现我市工作实际。“十三五”时期我市“双欠”的市情不会根本改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突出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等。
  (三)科学确定我市“十三五”发展目标。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确定我市“十三五”发展目标时,我们主要考虑:一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二要与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有机衔接;三要注重全面性、协调性,涵盖“五位一体”建设各领域各方面;四要既坚定信心、鼓舞斗志,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基于此,我们提出,我市“十三五”发展的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在这个总的目标下,再细化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体目标。
  从重庆现阶段发展基础和态势看,“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将不断增强。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提前实现“两个翻番”。到2020年,在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的前提下,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同步提升并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据测算,实现这些目标需要GDP年均增长9%左右。实现这些目标并不轻松,需要下大力气,但决不能搞大干快上“铺摊子”,决不能搞粗放型发展。
  科学确定经济增长目标,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权衡各种影响因素,既考虑宏观环境变化,又立足重庆实际;既反映现阶段经济增长的实际潜力,又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预留空间,尤其是满足新增就业的刚性需求。当然,经济增长目标是预期性的,不是约束性指标。预期目标是一个区间值,不是看某一年,而是看五年、看一个阶段。经济运行复杂多变,实际运行中某年可能高一点,也可能低一点,年度之间略有波动是正常的。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我们制定了“1+1+13”脱贫攻坚政策体系,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我国现行标准,确保2017年基本完成农村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完成扫尾工作。
  明确重庆发展战略定位,是科学确定我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方面。发展定位包括综合性定位、目标性定位、功能性定位等,要层次分明、协调配合、有机统一。确立发展定位,既要贯彻中央要求,又要综合考虑我市发展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重庆是中央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但重庆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任务很重。我们提出的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是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的综合性定位,体现了中央要求,符合重庆实际,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内容。在经济建设领域,我们提出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这一目标性定位,以及支撑此目标的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的功能性定位要求。工业尤其是现代制造业,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优势,近年来持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必须也完全有条件加快建成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也是城市核心功能之一。从我市金融业相关指标看,在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基础上,有条件在全国发挥更大影响力,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力争到2020年,离岸金融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权益类和商品类要素市场交易、保险产品集中交易等走在全国前列,金融要素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构建起牌照齐、机构多、服务全的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我们的相对短板,是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事情。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然要求进一步聚集创新资源要素、培育发展新优势,迫切需要建设西部创新中心。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市开放平台、开放功能、开放型经济体系日益完善,有条件在更高水平上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是中央对重庆发展的重要定位,体现的是经济综合实力和区域集聚力、辐射力、影响力等方面的要求。从我市发展态势来看,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基本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另外,在某些领域,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工作目标要求,以明确方向、促进工作。比如,建设通信信息枢纽和互联网经济高地、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生态文明城市、人才强市、文化强市、教育强市等。
  (四)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各自有丰富内涵和要求;又有机联系,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同构成了新时期科学的、创新的发展理念。重大理论创新必将引领重大实践创新。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是谋划和推进“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结合重庆实际,把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地、具体地体现到我市“十三五”发展的思路、方向、任务等方方面面,落实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断推进新的发展实践,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四、扎实推进我市“十三五”发展重点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牢牢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全面部署、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重视创新就是重视未来,投资创新就是投资未来。推进创新发展,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的带动作用,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力,完善发展新机制,厚植人力资源新优势,推动全方位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西部创新中心。
  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协同性和持续性,有赖于“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重在“优化”,要解决好谁来投、怎么投、投在哪里的问题,坚决防止低效投资和重复建设,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严格管控好政府性债务风险。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重在“培育”,要适应新常态下需求结构升级趋势,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发挥好出口的促进作用,重在“扩大”,要创新贸易方式,统筹推进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优化出口结构,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形成对外经济新优势。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有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归根结底是产业结构问题。“十三五”时期,要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页岩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集群发展、多点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特别要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综合性战略支柱产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准确把握创新规律,聚集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特别要把技术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在打造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上下大功夫。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配置。抓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开放式创新路子,促进内外部创新要素和资源的互动、整合、协同,加强创新资源共享与合作,形成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开放合作格局。抓创新不能漫天撒网,必须强化创新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创新资源向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等重点区域和先进制造业、互联网产业等重点领域集聚。要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健全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必须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为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信息化可以为创新发展插上翅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既突破了地区之间的时空制约、减小了区位条件对发展的影响,又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统筹推进“四化”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努力建设通信信息枢纽和互联网经济高地。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发展均衡性。“双欠”市情,集中体现在区域、城乡差距较大。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协调发展。推进协调发展,必须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军民融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是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前提和基础。要着眼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深化和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都市功能核心区与都市功能拓展区要协同融合,打造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城市发展新区要加快建设重要功能组团,成为大都市区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要建设以“万开云”板块为重点的沿江特色经济带,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打造生态经济走廊。要进一步完善区域规划,细化区域政策,创新区域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各功能区域和各区县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我市一体化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做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必须把全市、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要坚决按照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国土空间、产业布局、人口规模和环境容量,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打造美丽山水城市,推进多规合一,彰显“山城”“江城”风貌,强化文化传承与创新,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洁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户籍制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农村产权制度等领域改革,力争取得更大实效。
  基础设施衔接配套、互联互通,是全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保障。要以交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内畅、外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航道和机场等建设,着力打造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围绕提高各功能区域互联互通水平、缓解城市拥堵等重点,强化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实现功能组团间内部畅通,推动交通与城市空间、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的有机融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着力推进城市轨道、快速道等路网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同时,统筹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布局。
  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特别要发挥好重庆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牢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把重庆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要在节能减排降耗上下功夫,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切实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保护好长江母亲河,着力构建体现重庆山水纵横地理特征、有利于发挥整体生态功能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要特别守住耕地、林地和森林三条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要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推进我市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优化环境治理体系,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四)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必须把重庆发展放在全球和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去谋划,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发展优势。推进开放发展,必须坚持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提升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全面实施,为重庆开放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推动交通、经贸、产业、人文等与沿线国家、地区全方位互动融合,在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加快我市发展。要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优化开放功能,加快渝新欧大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渝昆泛亚铁路大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加强开放口岸和保税区建设,全面提升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申办建设新的综合保税区。两江新区具有开放要件集中布局的优势,要发挥好对全市开放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推进贸易方式转型升级,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力度,着力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前不久,我国与新加坡签署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这个项目契合“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我市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全新挑战。要紧紧围绕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加大政策和体制创新力度,推进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合作,打造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要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将这一项目建设成为中新互利合作新的示范项目。
  (五)坚持共享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一直强调,没有城乡居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毫无意义。改革发展要以富民为宗旨,富民要靠改革发展、靠勤劳致富。推进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后,市委提出“五个坚持”原则,符合中央要求和重庆实际,符合民生工作的内在要求。要全面正确理解民生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五个坚持”原则,既重解忧扶贫,又重制度机制建设。社会事业和基本民生,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要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事业,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把更多财政资源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滚动实施好重点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必须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困难较大的县,尤其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集中精力抓好抓实。要严格落实倒计时目标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解决贫困区县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实施好发展生产、就业扶持、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医疗救助、教育智力扶贫、低保兜底等精准扶贫工程,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按照我国现行标准,2017年基本完成农村脱贫攻坚任务、2018年完成扫尾工作,并不断巩固扶贫脱贫成果,确保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从资源配置看,有关区县完全有条件、也应当有信心有决心打赢这场硬仗。市委、市政府将按年度与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责任书,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强化督促检查,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五、强化我市“十三五”发展的基本保障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推进地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要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政府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情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展顺利。2014年推出了25项重点改革专项和133项重要改革任务;今年确定了24项重点改革专项和81项重要改革任务,正在扎实推进。今年8月,市委出台了《重庆市全面深化改革中长期实施规划(2014—2020年)》,对中长期改革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要把落实“十三五”规划与实施改革中长期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坚持关键突破带全局,坚持结果导向求实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着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市。推进发展,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提出8个方面任务、220多项具体举措。“十三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和市委的《意见》,着力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全面依法行政、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全民普法守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要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全民守法这个基础和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统筹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是“十三五”时期亟待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未来五年,我市改革发展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各种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交织,各种问题隐患不断出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必须做好的底线性工作。要通过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建设,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确保全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重点要抓好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机制、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加强社会治理信息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完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工作。
  大力推进政府自身建设。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法治诚信、透明高效、预期稳定的发展环境,关乎投资者信心,关乎发展环境优化。要着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强化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再造政府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工作透明度。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政府自身建设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我们一定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六、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
  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发展全局。全市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领导,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要创新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建设,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社会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骨干。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抓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更加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实践历练,提高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能力,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认真学习并模范遵守党章,带头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牢固树立党员意识、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始终做到严格自律、率先垂范,强化教育、担起责任,坚持标准、坚守底线,常悬戒尺、严明纪律。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继续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确保好的作风成为全市上下一种信念、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在全市上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全市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种昂扬向上的风气,凝聚全市人民力量,共同推动“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同志们,做好“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市政府门户网)


重庆市规划委员会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召开会议
  原标题:市规划委员会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重庆新闻网
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潘岳发表新春贺词
  中新社北京1月25日电 在中国农历虎年春节即将重庆新闻网
重庆市档案馆展厅参观须知
     一、开放时间 工作日9:30-17档案局
《2019年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发布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近日,我市发布的《2019重庆市水土保持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9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25444.重庆新闻网
重庆市档案馆关于变更办公地点的公告
         重庆市档案馆已整体搬迁至新档案局
市长顾问团年会视频连线各大洲 网络延迟不超过1秒
   原标题:   确保本届市长顾问团年会“重庆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