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成效明显

11.03.2016  18:44

  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我市集中开展3个月的“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全市累计出动救助巡逻车辆2902台次,出动工作人员10248人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2542人次,购买御冬物资69.2万元,发放御冬物资50.8万元,发放救助引导卡、宣传资料等2.5万份,劝导进站救助1288人,对2416名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发放了御冬物资,救助危重病人和精神障碍患者120人,未成年人76名,实现了街面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因冻、饿、病亡街头等事故“零”目标。

  及时部署,精心组织。极寒天气来临之前,市民政局及时制发了《关于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风险防控工作和“冬季送温暖”救助专项行动的通知》,对各区县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街面集中救助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救助信息宣传等作出部署。各区县民政局和救助管理机构及时周密部署,采购储备充足物资,召开村(社区)会议,为有效开展专项行动奠定了基础。

  强化宣传,广泛参与。各区县采取编发救助管理宣传册,散发宣传单和爱心服务卡,制作公开栏、宣传栏,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公益短信、官方微博、手机报等媒体广泛宣传流浪救助政策;部分区县利用城市数字化系统,对城市街面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动员环卫工、交通协管员、治安协管员、公交(出租)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城区的市政岗亭、报刊亭、连锁超市等参与救助服务,及时提供流浪乞讨人员线索,提升了流浪救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多方联动,主动作为。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协调公安、市政、卫生等部门开展联合救助,启动部门联动和快速响应机制;各救助机构积极联合镇街、村居主动介入,开展集中走访和摸底排查,对辖区内困难群众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主动实施救助,从源头上避免了因贫困、患病等而造成外出流浪和意外事故发生。加大昼夜街头搜救次数和力度,搜救重点从人口密集地扩展到城乡结合部、闲置楼盘、桥梁涵洞、地下通道等生活无着人员常(聚)居地。对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当即发放食品及御寒物品,对患病人员立即护送到定点医院治疗,让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在寒冬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