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乡村”牌,产业融合要“同频共振”

20.05.2018  11:05
  南川区木凉镇汉场坝村的荷兰花卉乐园,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赏花。通讯员 甘昊旻 摄(图片拍摄于3月8日)

  打好“乡村”牌,把发展旅游与振兴乡村结合起来,把田园风光、秀美乡村变成聚宝盆。

  5月18日,万绍碧推开虚掩的老屋房门,屋内大大小小的坛子摆满一地,抽出紧撑的竹篾,掏出压实的丝瓜瓤,她一坛一坛地寻找。“嗯,这坛是我做的,那些是妈妈做的,有的已有10多年。”她说,在涪陵,榨菜被称为“碟中之舞”,是家和时间的味道,一代代延续传承。

  基于这种情愫,今年,执掌着榨菜品牌企业辣妹子集团的万绍碧决定注入重资,打造一个占地约380亩的榨菜文化小镇。该项目是一个集乡村旅游、榨菜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等一体的文旅农商贸综合性项目。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旅游兴农的利好政策下,越来越多像万绍碧一样有情怀的企业家,投身乡村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30万人,带动农民就业100万人,带动33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有力促进了乡村大发展。

  重庆乡村旅游规模壮大态势良好

  5月18日,在渝北圣名世贸环球城,第八届重庆市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节暨第二届重庆生态烧烤美食节盛大启幕。

  本届乡村旅游休闲节以“慢享生活,乐游乡村”为主题,汇聚了全市1700多家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民宿和乡村旅游景点,以及各大品牌烧烤餐饮企业等参与,还吸引了来自四川、浙江、山东及台湾等地行业代表近100人来渝观摩、交流学习。

  连续3天的活动精彩纷呈,包括:1700余家星级农家乐打造的星级农家乐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着各自的特色;20家星级农家乐带来的乡村生态宴席展示;重达4吨的全国首创生态环保不锈钢烤炉,无烟烤制全牛;来自全国各地的乡厨大师现场展示绝技,100余人同台竞技乡村菜品烹饪技能,争夺金牌乡厨大师荣誉;多个乡村旅游景点带来的现场情景展示,如趣味农耕体验、消夏露天电影、创意集市……

  据市旅发委数据,截至2017年,我市共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示范点23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4个、名村7个,涌现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近5年来,全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和23.5%。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7亿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510亿元。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市乡村旅游增长势头喜人,但与毗邻的四川、贵州等相比,总量不大,产品供给还不够丰富、同质化竞争明显、品牌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市旅发委副主任秦定波表示。

  “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是路径

  打好“乡村”牌,重庆乡村旅游需要再发力。

  怎么发力?秦定波认为,在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游不再是简单的农家乐建设,而被赋予更多价值和使命,既要尊重农耕文明,又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用前瞻性创新思维,全产业链发展,树立优质旅游发展理念。不能一哄而上,相互模仿、抄袭,搞形象工程。

  近年来,我市各区县作了不少有益探索,并取得许多成功经验:

  如,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城口县的东安镇兴田村,该村地处秦巴山区深处,远离县城67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地区贫困村,人均耕地不足0.6亩,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实施“乡村旅游+易地扶贫搬迁”旅游扶贫开发后,兴田村70%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占65%的农户从事乡村旅游接待,其中6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8.7%。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上,该村还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万州按照“见青山、看绿水、记乡愁”的思路,推进乡村旅游与景区融合,与小城镇、新农村、整村、片区及易地搬迁扶贫、特色农业基地及园区建设结合,推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集约化、品质化发展转变,着力打造10个重点旅游小镇和多个特色乡村旅游景点,构建跨区域、区内一日游、二日游、主题游、休闲度假游、养生养老游等10条旅游线路。一季度,该区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8.16%和40.4%,其中乡村旅游功不可没。

  秀山围绕建设“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大力推动农旅、文旅、林旅、康旅深度融合,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目前,当地建成星级农家乐45家,建成高山生态避暑纳凉和农业观光体验示范点30个、乡村旅游接待户444家;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4个;清溪油菜花、洪安平马茶园获得中国美丽田园景观;楠木村等15个村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卡1006户,实现脱贫949户,脱贫人口4198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明显。

  产业融合发展要“同频共振

  “旅游兴村,面向的是持续变化的旅游需求,经济效益释放相对较慢,因此乡村旅游需要‘旅游+’,但怎样才能达到1+1>2的效果,则需要各产业‘同频共振’发展。”市政府旅游发展高级顾问、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说。

  万绍碧之所以敢于注入重资打造榨菜文化小镇,她看中的正是涪陵榨菜在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

  据涪陵区榨菜管理办公室的数据,在第一产业上,该区种植青菜头70多万亩,种植面积、产量及成品榨菜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全区有6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榨菜行业;在第二产业上,该区有榨菜生产企业3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出口东南亚、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谓自带“粉丝”,必将为第三产业的乡村旅游输送不竭动力。

  石柱以“五彩乡村、风情土家”为主题,依托民宿、森林、湖泊、高山、峡谷、梯田、古镇等特色资源,打造出一批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研学等形式多样的旅游景点、观光点、体验点,并大力建设七曜山特色山乡休闲度假区、大黄水乡村旅游示范区、环县城乡村休闲旅游区、沿江乡村旅游区等。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推广“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及“专业社+农户”“公司+农户”“景区带村”等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一季度,该县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7.16%、140.53%,乡村旅游正聚合出磅礴之力。

  南川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也很有心得。有别于传统乡村游景点建设,该区串联区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荷兰花卉园科普教育基地、十二金钗大观园等,适时推出研学旅游新业态。目前,园区开园近两年来,吸引游客900余万人次,成为我市乡村旅游的一朵闪亮“金花”。(记者 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