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

26.01.2016  15:28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推出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措施,下好征管体制改革“先手棋”,将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事项提升至总局、省级税务局集中处理,推动大企业税收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切实解决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中信息不对称、能力不对等、服务不到位和管理不适应等问题,提升税收服务与管理质效,为我国大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税收环境。

  优化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

  告别“眉毛胡子一把抓

  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顶层设计上对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作出了部署,要求对纳税人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区分不同风险等级,分别采取风险提示、约谈评估和税务稽查等方式差别化应对。同时,提升大企业税收管理层级,对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企业,将其税收风险分析事项提升至国家税务总局、省级税务局集中处理,将分析结果推送相关税务机关应对。

  国家税务总局将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作为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先手棋”,提出了优化服务和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以“平衡治理、合作遵从”为工作原则,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注重在税收风险管理中满足大企业特殊服务需求。

  为优化大企业个性化纳税服务,国家税务总局制定4类改革举措,以为纳税人提供税法适用确定性和税法执行统一性为核心,切实解决大企业涉税事项复杂性与税收法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一是创新个性化纳税服务方式。包括借助手机APP、微信等提供政策咨询、业务交流等服务,定期提示共性的、行业性的及有关重大事项的税收风险,探索建立重大涉税事项报告制度等。二是提供税收政策确定性服务。总局指导省级税务局,对大企业执行税收法规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专业的法规解读;定期征集大企业意见,为完善税收法规和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探索建立复杂涉税事项事先裁定制度。三是完善税务风险内控制度。制定并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内控测试指标体系,引导推动大企业完善税务风险内控体系;与大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引导和约束税企双方共同信守承诺,防范风险。四是健全税收服务协调机制。总局和省级税务局两级建立税企高层对话机制,改进大企业涉税事项处理机制;完善涉税事项协调会议机制,及时解决重大、复杂涉税事项。

  提升大企业管理层级

  实现税收风险防控“精确制导

  转变大企业税收管理方式是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按照《方案》要求,国家税务总局立足现行税务组织体系基本框架,提升大企业复杂事项的管理层级,突出总局专业化、集团化管理优势,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实现“精确制导”,通过科学设定分类分级管理规则,合理调整职责,重组工作流程,组织分类分级应对,在全国税务系统运行横向互动、纵向联动和全程可控的一体化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机制。

  ——开展总局、省局两级税收风险统筹分析。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组建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专业团队,联合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跨区域统筹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设立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专家委员会,提出确定、统一的政策执行意见,形成税收风险分析报告。

  ——实施风险任务统一推送差别化应对。国家税务总局税收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推送大企业税收风险应对任务。省局风控办根据风险应对任务清单,按照风险等级推送给相应税务机关风险应对主体,开展差别化风险应对。地(市)局按照要求开展风险应对,接受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专业指导。

  ——加强风险应对过程管控。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负责指导大企业税收风险应对、分析评价风险应对结果以及统筹协调跨省风险应对事项。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负责加工整理风险应对结果,形成个案和综合分析报告,并提出风险分析和应对建议。

  ——深化风险应对结果应用。根据反馈结果,及时优化风险分析工具,更新税收风险特征库和大企业基础信息库。针对税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大企业日常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根据税收风险管理中发现的税收法律和政策问题,提出完善税收立法、调整税收政策的意见。根据税收风险分析和应对结果,提出后期开展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建议。针对了解掌握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状况,向大企业提出税收风险防控建议,指导大企业完善税收风险内控机制。

  为实现上述改革任务,国家税务总局调整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内部机构和职能,各业务处分别承接“数据采集—风险分析—推送应对—反馈考核”风险分析应对四个核心环节的相应工作。同时,改革北京市国税局第五直属税务分局的管理体制和机构职责,与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在总局层面共同承担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的职责任务。

  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大企业税收管理承载着税收未来发展的大希望,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推行各项改革任务,不断提升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水平,在做好大企业税收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做好行业专项分析、宏观经济分析和国际比较分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来源:中国税务报)

  版权声明:

  凡在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中所涉及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