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苏州举行(图)

07.04.2015  10:5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现场 王颖华 摄

      本报讯 3月24日至26日,由国家档案局主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江苏苏州市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项目负责人伊斯卡拉·潘诺娃斯基,世界记忆名录有关专家,以及来自中国、朝鲜、印尼、缅甸、蒙古、所罗门群岛、越南等国家的37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区域内文献遗产保护的工作经验,对如何申报世界和亚太地区名录进行案例分析,对一些提名材料进行了点评。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杨冬权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李明华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苏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少东等有关领导出席。
      杨冬权指出,中国积极鼓励和推荐中国档案文献遗产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目前,中国已有《纳西族东巴古籍》《清代金榜》《侨批档案》等9件(组)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还有《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本草纲目》《黄帝内经》“元代西藏官方档案”等6件(组)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些档案文献的入选,不仅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档案和历史文化领域的合作,让中国文献遗产中的精粹在世界文化中留下永久印痕,也促使中国档案文献得到更好的保护和更广泛的应用。杨冬权强调,作为主席国,中国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在档案文献抢救和保护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档案界愿继续努力,为亚太地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的开展,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支持,愿同亚洲各国档案界、同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于199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旨在唤起人们对世界范围内濒危、散失或正在遭受厄运的文献遗产的关注。该项目通过建立《世界记忆名录》、授予标识等方式,宣传保护珍贵文献遗产的重要性;鼓励通过国际合作和使用最佳技术手段等,对珍贵文献遗产开展有效保护和抢救,进而促进人类文献遗产的广泛利用。
      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服务于亚太地区的43个国家。《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均为两年评审一次。
      我国拥有丰富的记录历史发展的档案文献。据统计,目前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达3.6亿卷之巨,其中国家重点档案约2200万卷。为推动世界记忆工程的开展,更好地保存珍贵档案文献,宣传灿烂的中国文化,我国于1995年成立了“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并建立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机制。目前,已有113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一些省区市也开展了当地档案文献遗产的评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