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06.07.2017  20:03

 

近年来,渝中区坚持“争做全市科学发展领头羊、民生改善排头兵、社会和谐首善区”总目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改革创新,深化内涵,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一,强化保障,突出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强化政策导向。 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实现教育现代化倾力打造西部教育名区的决定》,确立“西部基础教育名区,全国基础教育强区”的发展目标,以四项举措、八大工程为抓手,引领全区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 二是强化经费保障。 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年度教育经费接近全年全区财政收入的25%,教师培训经费达到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6.6%,特殊教育生均经费按照普通学校5倍拨付(小学、初中年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达到6000元、8000元),年均免费安排随迁子女入学1.4万人,保障了流动人口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三是强化资源配置。 制定《渝中区中小学幼儿园校点布局规划》,完成4所市属中小学幼儿园管理体制调整,新建、改扩建学校4所,合并中小学9所,小学和初中服务半径分别控制在0.5公里、1公里以内。持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班班通设备与学生机房”2个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与西南大学合作共建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统筹推进6大类11个建设项目,挂牌教师教育创新示范学校10所,遴选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对象、骨干教师、种子教师190名,培养了一批后备人才。

第二,创新驱动,助推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创新育德载体。 坚持立德树人宗旨,深入开展“教育高地、德耀渝中”德育品牌建设活动,发布渝中区中小学十大德育品牌,评选德育“十佳案例奖”“十佳案例提名奖”。渝中区代表重庆,参加中宣部组织的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介绍“惜福校园”建设的经验和作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二是创新美育课程。 着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功创建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实验区,启动“都市美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开展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发展、学校美育课程建设与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成立舞蹈、合唱、书法等校级艺术团 348个,创立市级艺术团15个,市级学校美育改革实验校6个,5年获得音乐、美术、体育等市级以上奖励 200余项。 三是创新研训模式。 围绕“三立足四有”,推进“问题课程化”研训一体教研方式转型,开展特色教研展示活动22次、区域性教研活动400余次,实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创新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方式,采取“3+2”培训模式,增设教师培训项目基地学校7个,助力新教师成长。

第三,追求卓越,深化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共建特色学校。 坚持整体推进特色教育,突围“千校一面”,着力实施特色项目工程、特色队伍建设工程、特色课题研究工程和督导评估引领工程,打造区级特色示范学校10所,区级特色学校15所,培育国家级、市级特色学校10 所,基本构建起“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的发展格局,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优质多元的教育需求。 二是共享优质资源。 深入实施“名校工程”,挖掘传承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倾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通过合作与交流,“巴蜀”“人和街”等一批教育品牌深入人心,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力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以重点示范校园为龙头组建中小学教育集团11个,辐射、带动普通学校17所,初步实现了资源共分享、教师同成长、质量齐提升的目标。 三是共促质量提升。 实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紧紧围绕教育质量提升这一核心,突出集中督查和随机检查,深入开展办学水平、教学管理、信息化管理与运用等专项督导,通过严督实导、寓导于督,推动全区教育质量稳中有升。

 

江津区狠抓问题整改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江津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