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38个城乡结合部变身靓丽风景线

22.01.2019  10:06
一月十九日,渝北区桃源大道一处由荒地整治而成的绿地,工人正在进行维护工作。记者 罗斌 摄

  数读渝北城市管理

  136万 2018年,已新改建公园10个,全年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36万平方米

  98% 2018年,车行道维修约20.4万平方米,人行道维修约10.3万平方米,城区道路设施完好率98%以上

  20万 2018年,完成6个老旧片区40余条主次干道改造,完成车行道提档升级10余万平方米,人行道提档升级20余万平方米

  100% 2018年,完成道路隔离设施整治72.5公里,完成率125%,完成桥梁容貌整治77座,隧道容貌整治16座,完成率100%

  城乡结合部,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题。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现象并不鲜见。渝北区桃源大道北延伸段一块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荒地,过去就是这样的情景。

  1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在这里看到,洒满阳光的草坪,报春、三色堇、海棠等植物在草坪上摆出各种造型,草坪边缘是高大的行道树、整洁的人行步道。正值周末,不少游人在这里拍照、游玩。

  改变始于2017年。为落实重庆关于“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的工作部署,渝北区把“绣花功夫”用到城市管理上,不仅整治了204块城区空地,还将触角延伸至城乡结合部,让38个城乡结合部区域变身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拉网式清理

  4招美化“渣渣地

  职凌路,是许多渝北区人都不知道的一条小路。这里也属于渝北城乡结合部地区。绵延数公里的道路两侧,过去垃圾、污水遍地,如今不仅披上了绿装,还设置了文化墙等作为装饰。

  通过拉网式清理,仅2017年,渝北区就发现了176块、总共5200余亩的空地。2018年,渝北区再次展开拉网式清理,又发现了可以覆绿的28块“渣渣地”,总共248亩。

  对清理出的这些“渣渣地”,渝北区采取了4种方式整治:

  首先是对10亩以下的零星边角地实行绿化,做到全面“覆绿”;其次是进行改造提升。对于周边居民密集、长期堆放生活垃圾的地块,采取建公园、游园的方式;第三是完善功能配套。对车流量大或周围缺少停车场,且2年以上不会启动建设的空地,就地栽种绿色植物,并统筹考虑停车、公厕、社区配套用房等公益建设的需求;四是对一些不适宜“覆绿”和改造,且2年内将启动建设的空地,进行规范围挡。

  补绿添景

  城市“灰空间”变身山水微景观

  立交桥下,因阴暗背光,栽种植物存活率低,观赏效果不佳,被业内称为城市“灰空间”。

  如何让“灰空间”也亮起来?渝北区城管局经过大量细致的研究后发现,可以在桥下采用“枯山水”的园林手法,营造花境式生态岛微景观。

  于是,机场转盘立交桥下绿化景观焕然一新——除茶花、西洋鹃等开花植物,还配置了景石、桩景,夏威夷椰子、龙血树、广东万年青等一些室内耐阴植物,也出现在了这里,白色海峡石则营造出溪流效果,仿佛一个生动的山水微景观。

  据介绍,2018年以来,渝北区在新牌坊立交、电子校立交、机场转盘立交下的绿化区域,都打造了花境式生态岛微景观。接下来,他们还计划在春华大道立交、新南路立交进行打造。

  “绣花功夫

  融入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绿化品质提升,只是渝北区‘绣花功夫’比较直观的一个体现。”渝北区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唐贤源称,如今,“细之又细”的管理理念,已经融入渝北区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为确保城区各条道路整洁靓丽,渝北区城市管理局坚持推进“以克论净”工作。即随机抽取城区主次干道,对1平方米方圆的路面进行灰尘及垃圾清扫,然后对清扫出的灰尘及垃圾进行称重。

  “这样的‘以克论净’考核每个月都要测一次。”唐贤源称,“以克论净”促使环卫工人清扫得更加精细,确保了渝北城区环境春夏秋冬、晴天雨天、白天晚上、干道背街、平时迎检“五个一样”的管理效果。

  此外,为了开展城区雨污分流治理及市政道路提档升级工程,渝北区用整整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渝北城区管网勘察工作,勘察的地下综合管线长度约1.2万公里;渝北区在各商圈、广场、车站、公园等人员聚集地布局公共直饮水点,提供温水和热水,有些直饮水点还有纸杯……

  正是因为这样的“绣花功夫”,渝北的城市“颜值”越来越高,“气质”越来越好,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