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构建节日活动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4.12.2018  16:02

大渡口区以“中国节”为切入点,系统构建“我们的节日”活动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组建课程组“研究联盟”。 整合学校资源,组建“研究联盟”。成立课程组,下设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课程建设,研究小组由6个项目学校组成,其中,高中、初中和小学各两所,负责统筹推进课程建设。各项目学校下设校级研究工作组,负责具体研究和实施。制定总研究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区教委每年安排专项建设经费,为课程建设提供工作保障。  

二是课程锁定“四维目标”。 通过课程定位为“活动实践”,坚持以生为本、活动育人、体验式德育的建设原则,突显规律性、活动性和实践性。《“我们的中国节”大渡口区中小学主题活动课程教师指导手册》内容侧重于活动设计建议,《学生实践手册》内容侧重于活动记录评价。根据各学段学生特点,分层锁定“四维目标”,小学低段突显情感性目标,小学高段突显体验性目标,初中学段突显认知性目标,高中阶段突显探究性目标。内容聚焦“节日主题”,围绕节日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每个节日锁定一个主题词,进行内容的主题构建,引导学生“由点到面”了解节日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   

三是活动实行边试行边修正。 课程组专程赴外地专题学习传统文化、召开课程建设研讨会、启动论证会等,确保课程建设的专业性。各学校研究工作组分学段进行课程设计,并开展“班、校、区”三级课程研究性活动,跟踪进行学生活动情况问卷调研,多次开展各级工作会等,确保课程建设的实效性。过程中,相继邀请高校教授、各级专家进行专业论证。期中,进行课程阶段小结会,不断修正课程,确保课程的科学性。  

四是课程育人成效显著。 一年多来,课程组承办6次区级研究性展示活动,开展70余次校级研究性活动、500余次班级研究性活动。学生创作700余个优秀节目、3300余个“节日”微视频、5800余幅优秀绘画、诗文等。1.8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研究性课程,70%的学生更愿意参与、策划“中国节”班级活动,80%的学生更愿意与父母、长辈在家过“中国节”。活动多次被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重庆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目前,第一期节日活动课程即将编辑出版,供全区中小学实践试用,并启动第二期节日课程。  

大渡口区着力加强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
大渡口区以培育学生实践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目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