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奕清:13年潜心研究攻克生姜“癌症”

22.07.2018  10:30

  刘奕清(左二)在田间指导生姜种植和管理技术。(受访者供图)

  7月17日,原本约定好接受采访的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刘奕清临时作为科技特派员赶往黔江指导生产,好在重庆日报记者提前赶到了永川,在他出发前完成了采访。

  即便是采访过程中,刘奕清也很忙碌:时而作为导师指导登门的学生完成课题,时而作为重庆文理学院特色植物研究院院长处理公务,时而作为生姜专家接受其他区县科委的电话咨询。

  前不久,刘奕清因为培育出脱菌生姜在生姜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而当选“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这让他在教师、专家、科技特派员等身份外又多了一层光环。在这些身份中,刘奕清最看重的,却是村民送给他的“姜军”称号,他笑着说:“有一种驰骋‘姜’场的感觉。

  一次交谈后,他与生姜结下不解之缘

  2005年春夏之交,永川区科委领导、永川区南大街街道黄瓜山村党总支书记叩开了刘奕清的门。

  当年,黄瓜山村姜农种植的生姜大面积感染上姜瘟病,几近绝收。而刘奕清当时在植物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方面小有名气,他们想从这里找到防治姜瘟病的“药方”。

  尽管学的是农学,但从细分学科上来看,刘奕清对生姜并无特别研究。他一经了解才发现,这里面有太多的学问可做。

  一方面,生姜是西南地区的重要调料品种,是多个区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一亩生姜的产量约7000-8000斤,产地价每斤2元多,亩产值达到2万元,是其他经济作物的好几倍,更是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

  然而,由于是无性繁殖作物,生姜在长期田间营养繁育留种过程中,其体内浸染并积累了多种病毒和病原物,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尤其是姜瘟病,每年都给姜农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姜农们完全是看天吃饭,凭运气。”刘奕清说,生姜的经济价值虽高,但一旦暴发姜瘟病,后果不堪设想。姜瘟病号称生姜“癌症”,一旦暴发就几乎是成片死亡,绝收是常事。而且从几率上看,大概每3年就要暴发一次,这让姜农“想种又怕种”。

  “刘教授,我们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您能研究一下如何让生姜脱菌,降低发病几率,让村民们的收入更稳定一些。”区科委领导说。

  “好,我答应你们,这个事情我会研究到底。”略加思索后,刘奕清作了承诺。

  为了这一承诺,他一干就是13年。

  从实验室到田间,他攻克生姜病害防治三大难关

  生姜脱菌,这是个世界性难题。因为生姜属于小品种作物,从事生姜科学研究的人并不多,所以不少预防手段都是缺失的。

  刘奕清决定从源头入手,先找到病根。他带着团队,先是在重庆永川、荣昌、江津、璧山、潼南等生姜产区做调查研究,然后又去了山东莱芜、湖南凤凰等地,搜集各地的姜种,对生姜病原物分子进行检测。

  几个月下来,刘奕清算是对生姜病害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生姜的病挺多,炭疽病、叶斑病、茎基腐病等虽然都会让其减产,但一般不会造成姜苗死亡,唯独姜瘟病实在没法预防和挽救。

  怎么办呢?刘奕清确定了技术路线。

  首先是从姜种上提取茎尖分生组织。“姜瘟病菌的传播速度没有生姜长势快,所以尖端是没有被感染的,我们就把这一小块组织提取下来,放到培养皿里培养。”刘奕清介绍。

  培养皿里有生姜所需要的养分,生姜开始快速繁育,长出一株株小苗。之后,这些小苗被移栽到工厂化的温室环境进行培育,约45天后再移入田间。

  “我们的原理是增强姜种在母体里的抵抗力和防疫力,从而达到抗病的效果。”刘奕清说,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碰了几次壁。

  一是在扩繁时发现叶片发黄;二是叶片呈玻璃化、透明状;三是移栽到田间后,仍会小概率发生姜瘟病。

  “第一个问题,我们发现是因为模拟阳光强度过高,对植株产生了伤害,后来通过调低光照强度解决了问题;第二个问题,经查是培养皿里的生长激素过高引起的,我们及时调整了盐分和透水度;针对第三个问题,我们发明了网隔栽培新技术。”刘奕清解释,网隔栽培新技术是他受“非典”防治技术的启发而发明的——通过开沟机将土壤隔成一个个小块,这样即使土壤带病菌,也不会造成姜苗大面积死亡,可把损失降至最低。

  通过上千次实验,刘奕清培育了不带病菌的“渝姜1号”“渝姜2号”,并通过网隔栽培新技术隔绝了土壤传播,取得了初步成功。

  西南4省市大规模推广种植,带动农户增收180亿元

  “一般的学术研究到此就宣告结题了,发个论文,领个奖,后面生产应用的实际效果如何,和专家们就没什么关系了。”刘奕清说,但是他认为,既然生姜脱菌的课题本身就来源于实践,就要一竿子插到底,和田间种植结合起来。

  刘奕清说,因为他原本以为被姜瘟病困扰的村民们会欣然接受新品种,然而大多数却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刘奕清决定再次上阵,到田间开展应用研究。

  “运用市科委、市农委和市教委的各个项目资金,我们在永川区五间镇建立起了30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和成果孵化平台,让村民们亲眼看到脱菌种姜的经济效益。”刘奕清介绍,以往每粒种姜大约能长出1斤左右的菜姜,价格4元左右,而经过改良的脱菌种姜可以长出1.5斤到2斤菜姜,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脱菌菜姜产地价格卖到4元/斤,平均亩产8000斤,每亩销售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比传统种植方法多出1万多元。

  渐渐地,刘奕清培育的脱菌种姜得到了姜农们的认可。“种了脱菌种姜后,我每亩地的纯利润比过去翻了一番!”永川姜农王天才笑着说,自己从2011年开始试种脱菌种姜,增收达到了200%。

  目前,脱菌种姜不仅成为黄瓜山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而且已在全市大规模种植推广,渝姜1号、2号已占重庆本地产生姜的一半以上,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推广种植面积达90万亩,带动农户增收180亿元。

  “土壤是最好的保鲜库,也是农业科研最好的试验场。”下一步,刘奕清准备着手研制姜瘟病的疫苗和标准化、机械化种植技术,让更多农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