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纳税服务机制 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30.12.2015  18:55

  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公布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深化改革六大任务,其中以纳税人为中心,依据便民服务原则,通过规范化、便利化、常态化创新纳税服务,来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是最具含金量的改革举措。

  在我国,虽然税收立法权是高度集中的,税法以及税收征管法也是全国统一的,但税法由国税和地税两大机构执行,地方执行机构又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县(市、区)及基层所三个层面,具体征收管理执行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受征管能力和执行条件制约,在征收管理执法上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到税法实施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因此,创新纳税服务,首先在于推行税收规范化建设。一是清单化管理,也就是推出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并向社会进行公告。通过明晰税收执法机构职权范围、义务责任,让执法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检验,约束征税机构权力,增强征税机构责任。二是标准化管理,也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服务一个标准、征管一个流程、执法一把尺子。在国地税机构合作管理中,针对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不同税种,隶属于国地税机构不同户管纳税人,以及处于不同区域的纳税服务对象,能够按统一服务标准、征管流程和执法尺度执法,从而使纳税人享受到更快捷、更经济、更规范服务。

  在国家管理理念下,税务机构作为国家税收执法部门,更多是以维护国家税收权力、保障国家税收利益、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为己任。然而,在国家治理理念下,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需要由国家对纳税人单向管理,转向国家与纳税人共治共管,把着力点更多转向维护纳税人权利、保障纳税人利益、服务纳税人纳税。为此,改革方案以便利化服务为抓手,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服务举措。一是推行涉税事项通办。在现有各地普遍推出市、县通办基础上,2016年将基本实现省内通办,2017年将基本实现跨区域经营企业全国通办,让纳税人跨区域办税与本地办税同样便利。二是完善税收征管责任。要求国地税部门限时办结、预约办税、延时服务、自助办税、财税库、银联网缴税等便民服务机制,来缩短纳税人办税时间。三是提高纳税服务效率。通过实行审批事项一窗受理,全面推行网上审批,推进涉税信息公开,规范、简并纳税人报表资料,推行办税无纸化、免填单,来提高纳税服务效率,从而使纳税人节约纳税时间、节省纳税费用,让办税服务更便捷。

  在我国,国地税作为两套并行税收执法机构,长期以来更多强调的是作为履行中央与地方不同层级,行使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不同税种征收机构,在征收管理上的分工,从而导致国地税机构部分职能重叠、执法交叉、管理重复,不但增加了征收管理成本,也加重了纳税人不必要的负担。而改革方案针对执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施国地税合作规范化管理,来全面提升合作水平。一是有效合作。通过采取国地税互设窗口、共建办税服务厅、共驻政务服务中心等方式,实现前台一家受理、后台分别处理、限时办结反馈服务模式。二是网上办税。通过制定实施“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建设融合国地税业务,标识统一、流程统一、操作统一的电子税务局,实现网上办税。三是协同发展。通过推进跨区域国税、地税信息共享、资质互认、征管互助,不断扩大区域税收合作范围,创新税收服务举措,让纳税人享有更优质、更便捷、更统一的服务,让办税服务更有效。

  (来源:中国税务报)

  版权声明:

  凡在本网注明“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中所涉及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