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报】(B3版)营改增助重庆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8.03.2016  18:02

 

  自营改增试点实施以来,在释放改革红利、减轻纳税负担、促进产业优化、推动创业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政策导向突出,市场主体不断扩大。改革试点对产业结构优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促进作用,吸引了更多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至2015年底,全市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到8.7万户,较试点之初增加5.9万户,月均新增纳税人2109户。其中,现代服务业主体数量增长迅速,纳税人户数达7.9万户,占试点纳税人总量的91%以上。特别是2015年,新增的2.4万户试点纳税人中,现代服务业2.3万户,占比97.4%。

  税收负担下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税收负担的持续减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资金紧张和融资困难问题,为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动力。营改增以来,试点纳税人累计减税33.4亿元,减税面达到96%。其中,2015年减税18.7亿元,户均减税2.2万元。现代服务业纳税人减税效应尤其明显,2015年共计减税12.8亿元,占当期减税总额的68.4%。

  支持创业创新,行业活力不断迸发。在营改增改革红利推动下,更多市场主体汇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众创、众包、众扶和众筹等一大批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至2015年底,现代服务业中的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和文化创意服务试点纳税人户数达到4.1万户,较2014年增长了1.6倍。

  提质纳税服务,税收环境不断优化。营改增改革以来,全市国税系统简政放权优服务,落实税收优惠不打折,积极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深入实施“互联网+纳税服务”行动计划,全方位打造有利行业发展的良好税收环境。流程简化率50%,涉税资料简化率30%,节约纳税人办税时间85%以上。推出“银税互动”项目,2015年向全市1520户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的纳税人发放信用贷款22.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