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户外亲子游 画画写写还可获大奖

23.03.2015  18:35
      春季万物复苏,花儿露出了脸蛋,春笋探出头来……拿一支笔、一页纸、一个放大镜和照相机,带着孩子和爱物知恩的心,为大自然写一页日记吧。
      为推动梦想课堂深入家庭、学校,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月21日上午,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环保局、市林业局等单位主办的“重庆市梦想课堂第二届自然笔记大赛”,在龙湖时代天街正式启幕。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这次大赛目的,是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节点,依托梦想课堂教育平台,引导青少年、亲子家庭走向户外、走进自然,并通过手写、手绘形式,让其与一草一木、一食一物进行近距离交流,潜移默化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并感悟生命和生活的智慧,节用惜福。
      例如启动活动中,植物专家为受邀家庭讲解厨余垃圾有机肥知识,让孩子和父母了解剩饭、果皮、蛋壳等饮食残物,经过回收发酵处理,可以变成另一种自然肥料,不仅增强土壤肥力,还能降低农业成本、促进循环经济。当日,孩子们第一次亲手播下蔬果种子,记录自己农耕体会。同时,市植物园联合少年先锋报启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科普展”,邀请专家为大家现场科普,介绍海南黄花梨、食人花巨魔芋等珍稀植物知识,市民可于5月19日至24日,前往园博园免费观看珍稀植物展。
      据市委宣传部介绍,即日起至今年10月,大赛组委会将围绕“节用环保梦想课堂”、“感恩自然梦想课堂”两大主题,组织相关系列活动,如果你也想参与其中,请了解以下内容,并关注活动专题网页http://zrbj.saile.cc及华龙网自然笔记大赛专栏。

                                          什么是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是用画笔将大自然中,你感到好奇和美丽的东西画下来,写出你看到它时的感悟。记录内容不仅是看到的景象,更是你对周围自然界的反应和思考。不需要高超绘画技巧,能写能画即可。自然笔记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漫翻中国传统诗卷,到处都有自然笔记,记录着国人的胸怀和梦想。几千年前,中国人通过观察和记录,写出第一本记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夏小正》,在古人总结中,中国古老历法“夏历”诞生,也诞生了二十四节气。
      我们相信,一个懂得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人,一定会珍惜自己的名誉和生命,找到最有益于自然、益于社会、益与他人,让自己幸福、快乐的人生梦想和价值追求。正因如此,该大赛主办方将活动作为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润物无声地引导更多家庭寻梦、追梦。
                                          征集启事
      一、参加对象和分组
      儿童组:4~12岁;少年组:13~18岁;家庭组:孩子4~14岁。
      二、参赛作品要求
      (1)观察身边自然现象,用图文方式记录在A4大小白色纸上(请尽可能结合二十四节气,利用身边优良观察地,如植物园、公园、湿地等),用文字和绘画(彩铅或水彩)记录现象、写下所思所悟。
      (2)作品1~4幅(家庭组要求家长和孩子各提供1~2幅作品)。
      (3)保证作品为原创。
      (4)参赛作品一旦寄送,视为作者将作品纸媒、纸质出版、数字出版、网络版权授权给大赛主办方。
      三、大赛流程
      (1)作品征集截至5月20日
      学校参赛:参赛选手可将作品提交到学校。
      网络参赛:公众关注大赛微信平台,回复“我要参赛”即可提交作品(学校参赛选手可重复参加)。9月19日全国科普日,现场进行网络投票选出100个花蜘蛛网络人气奖。
      (2)初赛5月~6月
      各参赛学校在该区县组织单位指导下进行初评,区县参赛作品20%入围决赛。8月10日前,学校将入围作品统一寄送至大赛组委会(地址:重庆市江北区建新北路26号光宇大厦9楼 少年先锋报编辑部;邮编:400020;信封请注明“自然笔记大赛”字样)。
      (3)决赛8月~9月
      9月15日~19日,组织专家评审组终评。

    链接: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15-03/23/content_431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