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四化”助力流浪孩子回校园

09.10.2015  09:28

  长寿区建立“四化”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模式,帮助流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校园、融入社会。

  救助服务网格化。积极推进“零距离救助”工作方针,依托已建立的区、街镇、村居“三级”救助服务网格,为流浪孩子提供主动救助、专业救助、预防帮扶等服务,对监护能力不足或监护方式不当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社工等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监控机制常态化。按照“全面排查、逐人核录”原则,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摸底排查和家庭随访,建立流浪未成年人基础台账,掌握流浪未成年人的底数、人员结构、现实状况、接受教育情况、救助情况等方面,完善适龄儿童失学辍学情况动态监控机制和随访制度,及时帮助辍学失学儿童返校复学。

  帮扶对象个性化。对流浪未成年人逐一进行个人需求和家庭监护情况评估,按照不同类型流浪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文化水平、个性差异等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救助,做到“一人一策一案”。对不宜返校复学且有就业意愿的适龄流浪未成年人,将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帮助其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部门合作协同化。加强与公安、教委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密切协调和配合机制,加强流出地和流入地沟通协作和服务转介,确保流浪未成年人接得回、留得下、入学顺、过得好。(曾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