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互访”搭起青年人交流之桥(图)

11.05.2015  17:31
       

师生们了解档案整理装订过程

      “五四”青年节刚过,重庆市档案局(馆)与重庆大学档案馆联合开展的“馆校互访”活动正式开启。重庆大学档案馆、校宣传部校史办、校学生会、重庆大学口述历史志愿者协会部分师生一行19人应邀来到重庆市档案馆参观,并与重庆市档案局(馆)青年干部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
      重庆市档案局(馆)机关党委书记、副局(馆)长郑永明亲自为青年教师和学生们介绍“狱中八条”等馆藏珍贵档案,并在听完青年们交流发言后称赞:“青年们发言踊跃,不仅发现了市馆工作中的一些短板,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改进工作方式是有帮助的,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开展,也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档案意识,加深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欢迎大家常来档案馆。
      重庆大学档案馆馆长李平评价此次活动内容丰富,让老师和同学们对档案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感谢重庆市档案馆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学生们明白一个人能长期坚守平凡岗位才是最大的挑战。同时,他认为档案能弘扬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打造城市的竞争力,年青人应对怎样保管、挖掘和利用档案信息、档案资源多思考。
      此次活动除现场参观了档案裱糊抢救、整理装订、数字化及珍档展外,双方还围绕“新时期下档案工作创新”“青年看档案工作”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其间,参加活动的师生们既有感慨档案肩负的历史责任重大、亟待加强自身档案意识的,也有对档案工作者表示敬佩的,例如重庆大学口述历史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梁冬梅就表示:“我深切感受到档案工作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我们从档案中了解了重庆的历史变迁,回校之后要多向身边的亲友宣传档案的重要性,做一名档案工作宣传员。”而重庆大学学生会调研部的王思静同学在发言时就问到:“我平时参与调研工作较多,这次活动感到档案也是用一种记录的方式来反映重庆历史、人民呼声,因此档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现在大学生更希望从事挑战性强的工作,那么档案工作有什么契合当代的特点让档案工作者能坚守这看似枯燥的工作岗位的?”刚到市档案局(馆)工作不到半年的青年干部马念讲述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3件小事来回答王思静同学自己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岗位的,并告诉青年学子:“我觉得青春是短暂的,转瞬即逝,档案却是长久的,亘古不变,把短暂的青春融入永恒的档案中岂不也是一件美事?”王思静同学当即表示档案工作者的情怀令人心生敬意!
      座谈会上,市档案局(馆)领导和青年干部们也利用机会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畅谈自己对工作的思考。局(馆)机关党委委员、档案管理处处长张雪艳为师生们介绍了市档案馆的馆藏情况及发展历程;局(馆)青联办公室主任、收集整理处副处长徐艺菁为师生们介绍了局(馆)青联基本情况;青年干部王薇寒就向在座的师生介绍了档案界“五种新思维”,并以档案文化的推广、创意产品的流通为例,提出要打造重庆档案文化。此外,其他青年干部还为大家介绍了“6﹒9”国际档案日的由来、重庆档案行业的标兵刘维红、重庆首个“家庭档案屋”等。
      据悉,此次“馆校互访”活动将于6月9日“国际档案日”期间进行下一阶段活动。届时,市档案局(馆)的青年干部们将应邀参观重庆大学校史馆了解重庆大学历史,前往重庆大学档案馆学习其在全国教育行业首屈一指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经验,与重庆大学口述历史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交流口述档案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