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三峡库区探索生态经济模式 治理消落区世界性难题
24.12.2014 19:01
本文来源: 林业厅
在重庆云阳县长江干流的双井寨江岸边,速生竹柳种植取得良好效果。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三峡工程运行后,由于冬季蓄水和夏季防洪的需要,三峡库区水位在175米和145米之间发生周期性变化。而由此产生的30米高差、面积达300余平方公里的消落区,由于沿线城镇众多,人口密集,成为世界上治理难度最大的水库消落区。
要治理三峡库区消落区,选择适宜栽种的植物成为关键。近年来,三峡库区区县在国内各科研院所的支持下,在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下,积极探索以生态经济的模式治理消落区,走出一条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和移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在重庆开县渠口镇,由林业部门牵头实施的“沧海桑田”项目,尝试在三峡水库170-175米水位高程消落带以及175米水位以上库岸,开展饲料桑耐淹性和种植管护技术试验研究。通过种植桑树对消落带和库岸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将桑叶加工成饲料用来养殖牛、羊、猪、鸡等,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多赢”。
国务院三峡办“沧海桑田”生态建设工程专家组组长任荣荣介绍,通过“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产业链,“沧海桑田”在既保护和净化三峡库区国家战略水资源水质的同时,还可促进库岸山地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并成为带动库岸山地部分后靠移民谋生的途径。
51岁的渠口镇农户王何种植了3亩饲料桑树,同时养了3头猪和几十只鸡。王何说,猪和鸡只吃桑叶饲料就行了,而且长得很肥,卖得也好。桑叶如果牲畜吃不完,还有公司回收,没什么风险,一年就能挣2万多元。
而在重庆云阳县长江干流的双井寨江岸边,由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和一家民营企业合作进行的速生竹柳种植实验也取得不错的效果。该民营企业负责人李刚告诉记者,他们引进的速生竹柳种植在海拔162米左右,即三峡库区蓄水水位水下10米的区域,经过4个月的全淹浸泡,该区域造林存活率也能达到90%以上。
李刚说,这表示速生竹柳具备了在库区进行推广的条件,加上速生竹柳还是非常好的工业原料,可以制纸浆、板材、型材和生物燃料,将来可以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岸边农户参与到消落区的绿化中来。
中科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峡所所长郭劲松表示,目前这些试点的成功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区在一定层面、一定区域是可以治理的。下一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应当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让消落带植被恢复能够持续。同时,需兼顾库区农民的利益,把三峡库区消落带营造成一条生态经济长廊。
(新华社重庆12月16日电)
链接网址:http://www.cqrb.cn/html/cqrb/2014-12/17/004/content_78569.htm
本文来源: 林业厅
24.12.2014 19:01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