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谨沉稳的职场OL 三年来下班就和女儿追动画
都市热报微信公众号消息,最近,网上兴起一股晒玩具风,许多成年网友都跟风晒出自己收藏或爱玩的玩具,他们还将沉迷玩具的行为定义为 童年代偿心理 (用来形容许多成年人童年时被无情抑制住了买玩具的欲望,在成年实现财务相对自由之后,对自己的遗憾进行补偿),称既可以弥补童年遗憾,又可以减压。
昨(18)日,记者采访了我市3位同样沉迷玩具的市民,来看看他们的故事里,有没有你的影子。
故事1:女儿的玩具他玩的入迷
周先生 30岁 汽车行业工作
周先生家住小龙坎附近,在职场中,熟悉技术、业务的周先生,给人一种很成熟稳重的感觉,但下班回家后,周先生却像变了一个人——他总爱翻出女儿的玩具,依次青睐玩耍。
周先生的妻子夏小姐今年28岁,她说,一年前,二人迎来了宝贝女儿,亲朋好友们送给女儿许多玩具(玩具大都标注着适合3岁以上儿童玩耍),夏小姐原本打算将这些玩具先收纳起来,而周先生却打破了夏小姐的计划——他直接接手这些玩具玩了起来。
夏小姐说,周先生几乎每天都要弹几遍女儿的迷你电子琴;一有空,周先生就会拼一下女儿的积木;女儿的小皮球和一些玩具,周先生也都玩了个遍,“玩玩具的时候,简直秒变‘周三岁’,家里人都笑惨了。”
而周先生则告诉记者,自己是真的觉得这些玩具很好玩,自己小时候在乡下长大,只能玩泥巴、木棍和铁环等,而如今的玩具让他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般,玩起来精巧有趣,让他乐在其中:“再说了,我玩熟了这些玩具,以后才能更好的陪我的宝贝女儿玩嘛。”
故事2:天天和女儿一起追动画片
吴娟 34岁 财务工作
严谨、沉稳、靠谱,这是吴娟在工作中给同事、领导留下的印象,但谁能想到,这3年多来,吴娟天天回到家就追动画片看。
吴娟家住高庙村,她的女儿琪琪今年8岁,开学上小学二年级,女儿从小就爱看动画片,一开始,吴娟不仅觉得动画片幼稚,还担心女儿沉迷,但3年前,幼儿园要求父母陪孩子看一部动画片,并给孩子解答一些疑问,吴娟就陪琪琪看了一集《喜羊羊和灰太狼》,让吴娟没想到的是,剧情还挺有趣,她自己看得津津有味的。
此后,下班回到家,只要女儿完成了功课,二人就会一起看动画片。吴娟掰着手指说,什么《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猪佩奇》、《汪汪队》、《奥特曼》等,她都看过,她还会和女儿讨论一下剧情的进展等。
吴娟说,自己小时候住在江北城的大院里,家里没有电视机,只在邻居家看过一些动画片片段,现在才真正感觉到动画片的魅力和童趣。
故事3:行李箱里总会塞一个玩偶
孟小姐 大二学生 19岁
在孟小姐位于南坪西路的家中,将她所有的玩偶平铺开来,可以占据整个沙发。她说,自己到现在都沉迷玩这些玩偶,而每当自己外出旅游、上学时,行李箱里,总会塞一个玩偶带着。
孟小姐说,几年前,随着自己家玩偶囤积量越来越大,妈妈已开始反对,有一次,妈妈趁着自己不在家,将孟小姐的一个猴子玩偶偷偷丢掉了,孟小姐回到家后,顶着夏天的烈日,跑去小区垃圾箱翻找了许久,终于找回了已经被垃圾包裹的猴子,“我拿回家以后,用了好多洗衣液把它洗干净了。”而从那以后,父母不再擅自扔她的玩偶,她也会尽量扼制购买新玩偶的冲动。
“我带着一只小海豚玩偶读住读时,虽然床很窄,但我还是给它腾出一隅之地。”孟小姐说,自己之所以痴迷玩偶,是因为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生活,有次妈妈从外地工作回来给自己带了一个小熊玩偶,它让自己对父母的想念有了安放和寄托。
点评>>
满足一下童心 也是一种减压
据淘宝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年有7000万成年人给自己买玩,其中有57%是90后。
对于这一现象, 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认为,其实成年并不意味着童心的泯灭,很多大人的心中,仍然住着一个孩子,为了代偿儿时遗憾也好,追求怀旧也好,如果心中的压力太大,不妨暂时放下成年人的包袱,玩玩有意思的玩具,满足一下自己的童心。
但陈志林也建议,凡事皆有度,玩玩具也不可太过痴迷,应以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为限,在购买玩具时,也一定要根据收支比理性消费。
都市热报记者 王薇 实习生 秦小雅 受访者 供图
原标题:耍积木、藏布偶、追动画……童年代偿心理,成年的你有吗?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