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成环保剑
2015年3月25日,从“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大型系列活动组委会传来喜讯,渝北法院报送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环境专门司法三段法》,被评为最佳事例。
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征集活动系国家环境保护部、中国法学会主办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重大主题活动之一,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十二家单位是该活动的支持单位。
据悉,该次活动共征集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事例324件,经形式审查以及各支持单位实质评审后,最终评定最佳事例25件、优秀事例50件、提名事例20件。评审委员会委员有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别涛副司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常纪文副所长、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孙佑海特聘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周珂教授等9名专家学者,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经评审委员会分组评审、集中讨论等环节,评定出最佳事例、优秀事例、提名事例,并经公示、审查异议等程序。
渝北法院报送的《环境专门司法三段法》能够从参评事例中脱颖而出,主要是坚持以环境资源问题为导向,着眼“三段”,深刻认识环境资源案件在诉前、诉中、诉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狠抓“五环”,准确运用诉前协调、审前阻却、综合认证、判后修复、倡议建议的五环机制,在环境资源司法实践中,主动作为保环境,服务大局求实效。
环境司法剑,三年终磨成。渝北法院的“三段五环法”,以司法过程的结构完整、司法举措的灵活创新、司法机制的良好效果及其可复制推广的优势,获评最佳事例,成为全国法院系统获评最佳事例的四大创新事例之一,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法院创新事例。
来源:渝北法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