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监管并重 重庆巴南区电子商务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中新重庆网7月31日电 (通讯员 杨勇)今年以来,在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浪潮的影响推动下,重庆巴南区网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拥有电子商务主体数量4291户,同比增长18.6%,其中:工商登记主体3185户;非工商登记主体1106户;网站(网页)数量5806个;交易类平台5个,网店5286个。
巴南区电子商务产业离不开重点龙头企业的带动。京东公司去年在巴南区设立重庆京东创盟有限公司,对巴南区电子商务辐射影响带动较大。在电商龙头企业的影响下,巴南区电子商务呈现集聚发展趋势。区域内在京东创盟平台上开设网店数迅速增加,产值(营业额)实现跨越式上升,今年1-6月产值达到去年全年的75%。
巴南区趁着电商发展的迅猛势头,还在巴南区工商分局的带动下先后建起了“巴南区科技文化微型企业孵化园”、“重庆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等电商孵化基地,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重庆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53户。目前正规划的都汇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将集聚100余家电子商务经营者。
巴南区工商分局负责人说,“巴南区电子商务发展潜力较大,在近两年将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爆发期”。许多在巴南区建立的大型商场、市场、基地,同时也将电子商务发展也纳入规划之中。如华南城总计将引进10万家中小企业,正在招商的一期商铺也将引入商户约5000户。随着越来越多经营者入驻,将会有大量的商户加入电商行业中。另外,巴南区原有的专业市场如铠恩家具、汽车城等正在筹建网络交易平台,将会吸引大批经营主体做到传统销售与电子商务销售相结合,即线上线下相结合。
在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巴南区工商分局全面着力加强电子商务监管。
“在网络上购物,进行商品交易,最难的还是消费维权。于是我们不断探索网络消费维权关口前移,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把妥善解决消费纠纷、有效保护平台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点,形成“企业主动处置—消委会调解—工商部门处理”的互动融合。”巴南区消委会秘书长石莹介绍说。
去年10月,巴南区工商分局在京东创盟公司设立了“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站”,消费维权更加直接高效。自成立以来解决消费纠纷16件。
巴南区工商分局还动员社会力量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监管,利用具有搜索能力的网络经营者等社会力量的搜索技术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搜索。目前已搜索网络违法行为线索信息119条,有用线索信息22条已移交执法支队处理。执法支队已经调查处理10件,其中行政指导8件、立案查处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