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脱贫攻坚战打响已近一年,成效如何?过去一年,18个深度贫困乡镇完成投资25.2亿元,开工项目1182个,一大批项目建成投用,大大改变了这些深度贫困乡镇的落后面貌,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参照国家确定深度贫困县的标准,按照“三高一低三差三重”识别标准,从全市甄选出18个深度贫困乡镇,作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
确定名单后,我市为18个深度贫困乡镇制定了专项脱贫攻坚规划:有的侧重特色旅游,有的规划茶业园区,有的发力畜牧养殖等。
规划落地后,贫困乡镇有了增收的主导产业:在万州龙驹镇,1万亩优质花椒基地和1万亩优质伏淡季水果基地已见雏形;在石柱中益乡,民宿接待成为村民脱贫增收的“摇钱树”;在城口鸡鸣乡,5万羽山地鸡在山林间奔跑……
要增收,也要减负。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一岁半的陈梦琪,出生4个月就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高昂的治疗费用,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感觉“天塌了”。镇村干部协调后,按政策对其进行免费治疗。如今,陈梦琪已经康复出院,她的家庭也因减负获得新生。
去年7月以来,18个深度贫困乡镇实施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36个,为当地群众减轻了后顾之忧。
项目落下去,群众扶起来。资料显示,18个深度贫困乡镇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308万元,实施产业扶持带动4.6万人、转移就业帮扶2.2万人、医疗救助1.9万人、教育资助1.8万人、生态保护和易地搬迁3500人、保障兜底210人。
该负责人表示,到2020年,我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其中深度贫困乡镇及其贫困群众是发力的重点。为了确保实现这个目标,我市将精细化落实政策举措,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长效化巩固脱贫成果,建立贫困户与产业项目的利益联结机制,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问责化倒逼责任入位,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建立常态化“回头看”和督导机制,全力把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