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住了30多年的破旧土屋变了样彝族老人搬进了“新房”

14.02.2019  21:13

新屋落成福临人间,农房重建春回大地。”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58岁彝族老人戴正碧的家门口,这幅红色的春联贴在白墙上特别显眼。

13日下午,戴正碧端起一盆谷子,在屋后慢慢撒开,一群鸡跑过来围在她脚下,欢快地啄食起来。“我们老两口生病以后,家里欠下不少债。房子又旧又破也没心思修,多亏了现在的好政策,老房子也焕然一新了,这个年过得高兴。

彝族老人戴正碧(左)拉着吉星村书记冉孟芳(右)的手,拉起了家常。

农村医保从“不理解”到“主动交

渝北区古路镇吉星村的村民戴正碧,老家在四川凉山,是彝族人,1983年嫁过来,一生活就是30多年。戴正碧很勤快,养鱼、养鸡、种粮食,还曾在外打工;老伴左尧林有点手艺,走村串户维修电器,一年收入好几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09年,吉星村委会推行“农村医保”,虽然一年只要几十块钱,但却遇到了戴正碧的抵触。

那时候没啥病,身体也好,下田下塘都没问题”,戴正碧说,“那时候我觉得村委会推行医保,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就不愿意交。要不是这场病,怎么会晓得恁个重要嘛!”吉星村书记冉孟芳曾去了戴正碧家好几次,讲政策、摆道理,但戴正碧仍然不理解。

正是2009年,戴正碧的家庭出现了大的变故。她查出患有卵巢癌,通过多次化疗和手术,用去医药费21万元,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到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才凑起。这下子,戴正碧才明白“农村医保”的好处,找到冉书记要主动缴纳。

2012年,戴正碧的癌细胞转移,2018年病情再次复发,两次共用去20来万。正是有了医保“兜底”,戴正碧后来诊疗的部分费用得以报销,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戴正碧在焕然一新的房子里,过了一个”高兴年“。

送去小鸡和鱼苗为贫困户“造血

无独有偶,去年2月,她丈夫左尧林在房上收拾瓦片,不小心摔了下来,花了不少医疗费,也失去了劳动能力。这下子,戴正碧可着了急,本来已经没什么积蓄,还没有了收入来源,无疑是雪上加霜。

吉星村书记冉孟芳一直关心戴正碧家里的情况,这件事出了之后,又急匆匆地赶了过去。“戴正碧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也是我们的重点帮扶对象。

去年7月,戴正碧纳入了“建卡贫困户”;去年9月,纳入了农村低保,每月有了820元的生活保障。虽然日子过得紧巴点,但也不愁吃喝了。而且,还为她们购买了精准脱贫保、大病保险、发放了“健康扶贫卡”,医疗也有了保障。

现在,戴正碧的屋后养了鸡,鱼塘里又有了鱼。有空的时候,戴正碧就端着钵钵,装些谷子去喂鸡,每天还能捡好多蛋。

这些,也多亏了好的扶贫政策。冉孟芳说,要让贫困户有收入来源,就要帮他们“造血”。因此,对戴正碧一家进行了产业帮扶,送去100只小鸡、300尾鱼苗,还申请了2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可以借款两年,而且没有利息,帮她渡过了难关。

戴正碧正在屋后喂鸡。

老屋焕然一新过了个“高兴年

戴正碧和老伴居住的老屋,已经有30多年了。由于老屋是土墙,已经裂开了口子,瓦片也破碎了。两人生病后,也没有精力来修,只有勉强住着。

吉星村为戴正碧进行了C级危房改造,请来施工队,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屋顶的瓦片换了,土墙进行加固修缮,还对外墙进行了粉刷,焕然一新。

今年春节前,戴正碧和老伴搬进了“新家”,特意在门上贴了春联,过了一个“高兴年”。“现在房前鱼塘有鱼,屋后坡上有鸡,年前卖鸡和卖鱼都挣了好几千,红火的日子又慢慢回来了。”说起这些,戴正碧满脸是笑容。

渝北区古路镇副镇长徐劲柳介绍,古路组织镇卫生院与所有建卡贫困家庭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对农户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扶贫公益活动。对因病致贫的农户重点帮扶,实施了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古路镇89户214人建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就有56户,共发放健康扶贫就医卡214张,其中23人次已享受健康扶贫救助金18万多元。

上游新闻记者 蒋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